第九百七十二章 赴约(四)(3 / 5)

加入书签

是今年的份额,为了不影响今年的运作,于是那柳同书便请旨拨银,将那几万两填补上去。

    可是他们等来的并不是银子,而是朝廷彻查的旨意。

    朝廷派来的官员,拿出了柳同书的奏本,上面竟然写着请求朝廷拨五十万两银子用于赈灾。

    要知道,这样的雪灾五万两银子便已经足够了。

    在过去这些年里,云南也发生过这样的雪灾,每次都只需三五万两银子。

    而这一次竟然要五十万两,这才派了钦差大臣前来彻查。

    来到云南之后,那位钦差大臣立刻将一应的账本检查了一遍,却是发现了柳同书不少贪赃的证据。

    这位钦差大臣将柳同书以及所有的证据全都带回了京城,由朝廷处置。

    而在这期间,除了从柳同书家中搬出来的那些银子和值钱的物件之外,就算是云贵总督翟全,也没能看到那位钦差大臣所查到的证据。

    按照这些证据,就算不判其死罪,至少也是流放,不过,在魏文康的活动下,只是判了柳同书削职为民,后代永不录用。

    可是按照翟全的说法,在最近两年,云南巡抚的位置一直空缺,所以云南大部分政务都是翟全在处理。

    而柳同书若是有奏本,必须通过自己。

    据翟全所说,柳同书请旨拨银的折子自己也看过,根本就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那些账本,因为在上交税银之前,翟全都会检查一遍,他同样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而且,若是这柳同书真的要做什么手脚,也必然会做两本账本,而不是直接将假账记录在衙门的账本上。

    而最让他们心生怀疑的是,从头到尾朝廷都没有将柳同书犯案的证据给他们看过。

    至于霸占民田之事,更是无稽之谈。

    这柳同书为官多年,的确购置了不少田产,但柳家的田产几乎都租给了当地的百姓收取租金。

    而在去年的时候,柳同书想要在城外盖一处别院。

    商议之后,他便用自家的一块地跟另外一户百姓换了一块地。

    这件事翟全也知道,当时双方还立下了字据。

    只是后来钦差大臣来查的时候,柳同书却是怎么找都找不到那份字据了。

    因此,就连翟全都觉得这件事十分蹊跷,他告诉李元凡,极有可能是朝中有人要对柳同书下手,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出。

    而柳同书在被查办之后,新任的云南布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