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渊源(二)(2 / 5)

加入书签

后来还是让他躺了足足一个月。

    其实,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原本按照朝中一些大臣的意思,这科应该作废。

    毕竟,在失火的时候场面十分混乱,那些大臣担心有人会趁着这个时候浑水摸鱼,趁机作弊。

    不过,当时的主考官却表示,从失火到火被浇灭,这中间的时间很短,根本没有作弊的时间。

    更何况,那天已经是科考的最后一日,大部分考生的考卷都已经答完,纵然是有人想要作弊,也必须在考卷上有所涂改。

    但是,这卷面的整洁对于考官对其的评分来说十分重要,因此,很少有人在考卷上涂改。

    相传过去曾经有一位才子,他本是状元之才,出类拔萃,在科考的时候,所写的文章也是文采斐然。

    按照当时的考官所言,他的卷子放在过去任何一届,应该都能进三甲,在那一届,他的文章更是无人能出其右。

    然而,此人最终却没能成为状元,而只是第二名的榜眼。

    原来,此人在作答的时候,不小心在卷面留下了一小块墨迹。

    尽管并不显眼,但是这哪里逃得过那些考官的眼睛。

    因此,这位原本的状元之才,最终只能屈居第二。

    所以,所有的考生都知道,哪怕他们写的文章再好,若是有涂改的话,恐怕也难入那些考官的法眼。

    当时还是李彧的祖父在位,他多方考虑之后,还是同意此次科考就用这些考卷。

    等发榜的时候,崔时敏位列榜眼,而许修杰虽也高中,但是未入三甲。

    而在许修杰看来,若是没有崔时敏的帮忙,自己这次必定无法高中。

    所以,他一直视崔时敏为自己的恩人。

    而且,许修杰知道,在那样的情况下,大部分人恐怕都不会帮自己,毕竟,少一个人就能少一个竞争对手,但是崔时敏却是将自己的考卷完好的交给了考官,自然让许修杰动容。

    随后,两人在官场沉浮数十载后,竟然一同进了刑部,当时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这也是为何在最近这些年里,崔时敏几乎将刑部所有的公务都交给许修杰,而许修杰也没有怨言的原因。

    在那次科考之后,两人虽说一人留在京城的翰林院,一人外放,但是两人却一直都有书信来往。

    而在许修杰成为了自己的手下之后,崔时敏也一直将他视为自己的心腹。

    而这次自己的外甥出事了,对于崔时敏来说,他自己自然不太方便前来,因此,对于他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