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抵京(上)(3 / 5)

加入书签

所以一旦真的毫不掩饰的将李彧杀了,那么民间必然会出现不少打着为李彧复仇的名义前来讨伐之人!

    虽说这些人大部分也都只是将这当成借口,但是依旧会比他们更得民心!

    如此一来,虽能暂时称帝,但江山必然坐不稳!

    所以陈安晏让谢俊良发这第二道公文的目的就是,蔡诚章派重兵护卫,沿途各路官员同样加强防范。

    京杭运河最宽处不过十丈,官船和两岸都有重兵,每到一处也都当地绿营军护卫,如此一来,李彧一行几乎可以说固若金汤!

    而且陈安晏的这个安排还有一个目的,李彧遇袭差点送命,这个消息一旦传出,那么其他势力必定会有所收敛,这也是李彧回京之后反击的一个借口!

    根据之前赵公公和李彧的描述,这么多年来,李彧在宫里过的并不开心!

    这也是他这次下江南的原因之一。

    自他记事以来,齐太后对待自己就如仇人一般!

    想法设法想要在他身边安插人手,监视李彧的一举一动。

    除此之外,她还利用听政之权,让李彧做了不少可笑之事,例如去抄写大臣们上的奏折。

    另外,每日那些大学士在给李彧授课之时,齐太后便让李承前来伴读!

    其实这并不合规矩。

    按照大梁的体制,东宫太子或是幼年皇帝都是由大学士授课,其他皇子则是由协办大学士授课!

    齐太后的安排显然已经有僭越之嫌。

    只是现在她的权势正盛,李彧已经过继给了齐太后,她又是李承的生母,所以日后不论是谁当皇帝,大臣们都不敢得罪齐太后,所以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那些大臣对李彧也都只是表面恭敬。

    在他们看来李彧只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而已。

    所以除了宇文大学士因为教导的关系与李彧还算亲近之外,其他几位顾命大臣更加注重的都是自己的权势。

    可李彧却毫无办法!

    赵公公虚有大内总管之职,可并不懂军政,对此也有心无力!

    赵公公深知,若要反击,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借口!

    而在陈安晏看来,大梁皇帝遇袭,险些丧命,这正是一个反击的借口!

    不过这个理由,陈安晏并没有说出来,他如今还不知道这位两江总督蔡大人究竟是敌是友!

    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