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众生皆苦(3 / 6)

加入书签

周硕的所思所想他完全看不懂,自己跟他完全不是一个维度的人之后,就变成了“您”

“周老师”

能让一个四十多岁的老编辑,心甘情愿的喊出“周老师”

,显然不是简单的资历、成就,或者是衣食父母四个字可以解释的。

是《滕王阁序》的才华横溢的震撼。

是《少年龙国说》旭日初升般的唤醒。

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的精神坐标的树立。

是“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绝色如尘土”

的惊才绝艳的沉醉。

是天残地缺、生死相依的命运交响的共鸣。

是小王子纯净星空的守望。

这些震撼如星火般在他编辑生涯中次第绽放,最终汇聚成一片必须仰望的文学星河。

他亲眼见证了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而自己何其有幸,曾为它浇灌过最初的一瓢清水。

“周老师,我……”

他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周硕却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嘴角噙着一抹笑意:“老赵,你我之间,不必说这些。”

他执起茶壶,为两人重新斟上热茶。

水汽氤氲,模糊了彼此的神情。

“对了,以后有读者来信寄到出版社,麻烦你们直接寄到明诚工作室。”

周硕突然说,“我的助理会代我处理。”

之前的读者来信,基本上都是出版社那边帮他处理,只有重要的,有意义的来信,才会交到他手上。

今天看了这一份真挚的读者来信之后,他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必要多看看读者们的来信有空闲的时候,偶尔也可以写写回信。

“好。”

赵明生想起那些堆积如山的来信,他不禁为这位周硕的新助理默哀起来。

-----------------

赵明生怀揣着这份远预期的惊喜,回到了《侠客传奇》出版社。

很快,一场围绕《天龙八部》的宣预热,就以一种铺天盖地的声势,在龙国版权内铺开了。

那么,《天龙八部》到底具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曰: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

它讲述的,并非单纯的武林争霸或侠客传奇,而是一幅以宋末乱世为幕布的、波澜壮阔的“众生浮世绘”

故事以大理国镇南王世子段誉的际遇开篇,引出了北宋、辽国、西夏、大理、吐蕃等多国并立的宏大格局。

其间穿插着丐帮帮主乔峰身世揭秘所带来的命运巨变,以及少林寺小和尚虚竹的奇遇与蜕变。

三位主角,三条脉络,最终交织成一幅关于“求不得”

的命运图谱:

段誉求而不得的痴情。

乔峰挣扎于身世与道义之间的悲怆。

虚竹只想青灯古佛却偏入红尘的无奈。

与此同时,书中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从慕容复的复国执念,到天山童姥的痴怨纠缠;从段正淳的风流债,到“四大恶人”

的善恶难辨,他们共同构成了一部充满贪、嗔、痴的“人间悲喜剧”

这不仅仅是武侠,更是一部借武侠之瓶,装盛命运之酒的史诗。

它要写的,是人在命运洪流中的挣扎与抉择,是人性在极端境遇下的光辉与阴暗,是芸芸众生在“天龙八部”

这面镜子前,照见的各自悲欢。

总结成八个字,就是“有情皆苦,无孽不冤”

这八个字,道尽了书中所有人物逃不脱的宿命与挣扎。

段誉对王语嫣一见倾心,苦苦追随,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