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学术风暴(1 / 6)

加入书签

周硕的身影刚消失在教室门口,原本安静的教室瞬间如同烧开的水一般沸腾起来。

“我的天!

这课也太爽了吧!

两次逃课机会!

为了蒹葭和月亮!”

一个男生激动地捶了一下桌子,脸上满是兴奋。

“重点是周教授他懂啊!

他不是那种死板的老古董!”

旁边的女生眼睛亮地接话,“你听到他怎么形容文献学了吗?‘与千百年前的灵魂对话’、‘触摸历史的真实体温’……哇,一下子就觉得好浪漫,好高级!”

另一个角落,几个学生正围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课堂内容。

“我以前一直觉得考据就是找茬挑错,没想到还能这么理解!

‘理解古人如何作伪’这个角度太刁钻了!”

“感觉就像福尔摩斯破案一样!

从蛛丝马迹里还原真相,听起来就刺激!”

“而且他讲得一点都不无聊,那个《古文尚书》的例子,我居然全程听懂了,还觉得很有意思!”

……

更有甚者,已经迫不及待地掏出了手机,在校园论坛或者班级群里实时播报:“号外号外!

文献学周硕教授第一堂课圆满结束!

感受:震撼!

内容炸裂!

观点新颖到飞起!”

“收回我之前所有对文献学的偏见!

周教授成功让我对故纸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有人组团去西主楼3o4偶遇……啊不,请教问题吗?”

“等等!

重点难道不是周教授本人吗?”

一个女生双手捧着脸,眼睛闪闪亮,“你们没注意到他讲课时的样子吗?那么年轻,却那么渊博,随手引经据典,板书还写得那么好看!

这是什么神仙老师啊!”

“对啊对啊!

而且他说话也太有意思了!”

另一个女生激动地接话,“说什么‘楼外的蒹葭’和‘傍晚的月亮’,这也太会了吧!

我们文学院的浪漫都被他一个人承包了!”

几个男生则更关注实际内容:“说真的,他讲的那个校勘四法,我感觉特别实用。

以前看古籍的时候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就是说不上来。

现在总算有个系统的方法了!”

“而且他举的例子都很典型,《古文尚书》那个‘血流漂杵’的案例,我印象特别深。

用四种方法一步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清晰得不得了!”

教室里的人越聚越多,后来的人好奇地问:“怎么了怎么了?周教授的课这么精彩吗?”

“何止是精彩!”

一个男生夸张地比划着,“简直就是颠覆认知!

我以前一直以为文献学就是死记硬背,没想到还能这么有意思!”

“最重要的是,”

一个戴着眼镜的学霸推了推眼镜,“周教授讲的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特别实用。

我感觉这套方法不仅可以用在古籍校勘上,做其他研究也能用得到。”

……

教室里喧闹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教学楼管理员来催人,大家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

所谓校勘四法,是蓝星近代历史文献学的大牛陈垣的研究成果,出自《校勘学释例》。

“释例”

乃是“解释事例”

或“通过事例来阐释”

的意思。

此书奠定了现代校勘学的基础体系,可以称得上是校勘学历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本书最初在1931年布时,以《元典章校补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