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水幕之墙(6 / 7)

加入书签

最快速的「贯穿捆绑法」,每隔约二十厘米,就进行一次捆扎,最后用一个简单的双重结死死地拉紧。

    这个结就像一个强有力的「订书钉」,将双层网布和外部的龙骨绳,三者合一,牢牢地「钉」

    在了一起。

    以极快的速度,沿着两条侧边,打下了十几个这样的捆扎结。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小时,虽然看起来粗糙,但每一个捆绑点都异常坚固。

    经过这番高效的加工,他将一块脆弱的原材料,变成了一张四边都有坚固框架支撑的,可以承受巨大冲击力的成品刺网。

    然后,他将这张由他亲手加固完成的刺网完全展开,平铺在冰面上。

    接下来是整个系统中最为精妙的一步,将渔网的顶边,那条串着一排排小巧塑料浮子的浮子线,每隔一米,就用一小段短绳,牢牢地系在冰面上那段主绳上。

    而渔网的底边,那条嵌着一串串沉重铅坠的铅坠线,则完全保持自由,不与任何绳索连接。

    这些铅坠可以让渔网在水下自我展开。,整张渔网,现在就像一件「衣服」,被穿到了传送带上。

    他解开之前作为锚点的斧子,开始拉动这个巨大的绳圈,他的动作沉稳而有力,被主绳牵引的渔网顶边,率先被平稳地拖入第一个冰洞,缓缓沉入水下。

    与此同时,完全自由的渔网底边,因为自身的铅坠重量,立刻自然地丶垂直地向着河床方向下沉。

    顶边的浮子提供了向上的浮力,将网顶往上拉,底边的铅坠则提供了向下的重力,将网底往下拉。

    两者完美地协同工作,确保了渔网在进入水下的那一刻起,就是以一个完全垂直展开的「墙」的姿态,被主绳牵引着,横向地穿过冰下的黑暗世界。

    与此同时,水下那段乾净的主绳,从同一个洞口被拉了上来,回到冰面上。

    随着他持续地拉动,直到整张渔网都完全进入水下,并且通过绳索的张力感知到,它已经处于两个冰洞之间的最佳位置。

    接下来,是最后一步,也是整个工程中最具智慧的「锁死」环节。

    他走到了冰面上那段长达十四米的主绳的正中央位置。

    从身边拿起一根之前削下的丶长约一米的结实短木棍,将它从绷紧的主绳下方穿过。然后,他将木棍的一端向上提起,让主绳稳稳地挂在了木棍的中央。

    紧紧地握住木棍的两端,深吸一口气,开始像拧紧一根巨大的发条一样,用力地转动起来!

    「一圈,两圈,三圈—」

    随着木棍的每一次翻转,主绳被一圈圈地绞在了木棍的杆身上。

    然后可以发现,以木棍为中心,两边的绳索同时被收紧,形成了两条对称的丶螺旋状的扭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