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7 章 赵明府(1 / 2)

加入书签

第227章赵明府(第12页)

送走了税吏的车队,打谷场上的气氛明显轻松了下来。

最大的“任务”

完成了,接下来便是专心抢种和打理自家的余粮。

“麦子离场,豆子下地。”

农谚如此说。

歇息了一冬一春的土地,在消耗了麦季的肥力后,需要立刻种上生长期较短的夏作物,如大豆、小豆、绿豆,或者是粟,以充分利用地力,确保秋季还能有一季收成,同时也是为了养地。

田间地头,刚刚卸下连枷的村民们,又扛起了耧车或锄头。

安盈带着牧云从田边走过,小马好奇地看着这片刚刚褪去金黄、又焕出新生机的土地。

抢种的忙碌刚刚落下帷幕,田里的豆种才冒出一星半点的嫩绿,空气中便隐隐浮动起一种不同于农忙的、带着些许纸钱和香火气息的味道。

中元节将至。

这一日午后,村口传来了不同寻常的动静。

是几匹颇为神骏的驿马,以及一辆罩着青幔、看起来并不奢华却透着官家气派的马车。

车前车后,跟着四五名穿着干净利落号衣的衙役,虽未持械,但那挺直的腰板和肃穆的神情,令村民们望而生畏。

马车在村口停下,车帘掀开,一名身着青色常服、头戴软脚幞头的中年男子缓步下车。

正是青溪村走出去的进士、如今在晋州赵城县任县令的赵闲庭。

“是闲庭哥回来了!”

眼尖的孩童飞跑着报信。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全村。

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从屋里、田埂边聚拢过来。

大家脸上都带着喜悦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恭敬。

“闲庭回来了!”

“赵明府回来了!”

称呼在“闲庭”

和“明府”

之间微妙地切换着。

老村长林茂、张仲远老郎中,以及石生、鹿鸣等与赵闲庭年纪相仿、自幼一起长大的乡邻也都迎了上去。

赵闲庭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对着围上来的乡亲们拱手作揖,语气亲切:“茂叔,张老,石生哥,鹿鸣兄弟……诸位乡邻,许久不见了。”

他并未穿着官袍,举止间也尽力收敛着官威,但那份经年累月处理公务、决断一县之事所养成的气度,以及身后那些沉默而警惕的随从,都无声地昭示着他与这片土地、与这些昔日伙伴之间,已然有了一道看不见的鸿沟。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先回家,你爹应该还在地里,已经让人去喊了!”

林茂作为村长和长辈,上前拉住赵闲庭的手,语气热络,但动作间也不自觉地多了几分小心。

赵闲庭点头表示先行回家休整,随后再邀大家叙话。

和他年岁相仿的汉子们看着那个与他们一起在山里长大、如今却需仰视的赵闲庭,神色各异。

鹿鸣挠了挠头,低声道:“闲庭哥……瞧着没变,又好像哪儿都不一样了。”

石生拄着锄头接话到,“做了官,管着几万百姓,哪能还跟从前一样?现在这般已是难得。”

安盈牵着牧云,站在人群稍远处,看着那位被簇拥着的赵家叔叔。

她记得小时候,这位叔叔还曾手把手教她认过字。

可现在,她只觉得对方身上有种让她不敢轻易靠近的威仪。

赵闲庭此次返乡,依制是有几日休沐的,他只着寻常衣衫,住在自家那座虽经翻修却仍显朴素的旧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7章赵明府(第22页)

然而,那几名随行的衙役和那辆停在院外的青幔马车,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众人,此间主人身份已非往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