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联动布防(1 / 2)
“我本以为是朝廷重视西北,现在才知道,原来是朝廷钱多的没处花,为了民间银钱流通,这才不断制造军资,输送西北。。。”
“是啊,西北这几年,从之前的大多数士卒穿着百姓衣服,到现在都换成了崭新军服,武器装备更是充足,粮饷补给,绰绰有余,全是托了陛下的福啊。”
“圣天子治国,当真是比。。。额,当真是圣明无比啊,大明中兴不远了,我等必将能为陛下,冲锋陷阵,开疆拓土,成就本朝赫赫武功啊。。。”
“那是,所以说啊,朝廷只要想打,随时都能继续在西南西北两线开战,你们还愁什么?西北迟早要打的,就算现在不打,也等不了几年的。”
“哈哈,孙老弟说的是,以前常闻孙可望治军治政皆是良才,今日一见,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啊,率军覆灭和硕特,又对财政理解透彻,当真是国士无双啊。”
“哈哈,哪里哪里,老弟我也是以前时常接触市井,所以对财政银钱流通什么的略有心得,当不得什么大才,我只想朝廷能批准我前军继续进攻西北,有仗可打就好了。”
“那是,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如此,才是大丈夫所求的快意人生啊,我等都要羡慕死了。。。”
三人聊了一下午,关内准备好劳军的物资肉食也已准备好,当即就要出城犒军时,后面肃州卫驻防的陕西副总兵杜文焕已然率军赶到。
因为听闻只是有万余骑兵,所以他也没有大张旗鼓,只带了一万大军前来支援,嘉峪关本就有一万驻军,后面肃州卫的四万驻军,是机动力量。
不光是嘉峪关的后备,北边还有数百里长城防线也是要随时支援的,所以,他并未将四万大军全部带来。
四人碰面,又是一顿寒暄,当即赶上了,杜文焕便命大军在关内校场驻扎,自己也跟着出城犒军,当即,由郭天吉留守值班,其他三人一同出城。
二人都想看看正儿八经的新军到底有什么不同,另外则是出城于细微处接触一下士卒,做最后的验证,捎带着,看看胆大妄为的和硕特汗王长什么样。
当晚,饮宴一番的四人,当熟络了不少,胡吹海吹了半宿,这才都摇摇晃晃的回了住处。
第二天上午时分,四人这才重新坐到衙门二堂,对西北的局势通报了一番,各自知晓了临近的两部大军各自布防范围,有什么事可以寻求照应。
中午吃完饭,孙可望这才辞别三人,率军返回。
此行还算圆满,和嘉峪关拉通了情报,也结识了一番西北军将。
首先就是马爌此人,乃新起的三边将门世家,其祖父,乃是嘉靖到万历年间赫赫有名的名将马芳,人称马王爷。
马芳此人,生平颇为传奇,幼年被蒙古人犯边掳掠而去,成了蒙古人的奴隶,后逃回大明,加入边军,数十年征战北边。
一生战绩彪炳,对战蒙古来犯之敌,屡战屡胜,创“以骑制骑”战术,组建火枪骑兵混编部队,八次大破蒙古主力,被蒙古人畏称“马太师。
嘉靖帝亲赞:悍不过羽,勇不过芳。
民间又与道教马明王相结合,流传出马王爷不好惹的威名俗语,流传甚广,成为了三只眼的马王爷的人间化身。
有道是:马王爷不发威,你是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今天就让你知道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乃是典型的神话人物在民间具象化的流传,成为千古佳话。
马家,亦是从此成为大明边军的将门世家,代代威震北边。
而郭天吉,乃是崇祯年间的正经武科进士出身,也是榆林军户,升官跟坐火箭一样。
至于杜文焕,则又是陕北的边军将门世家出身,乃是都督杜桐之子,总兵杜松之侄,万历年间,已经累功至总兵官。
包括孙可望自己,都是陕北军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