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旧怨新仇(2 / 4)

加入书签

在厨房给他煮面吃的李澜听见动静,中气十足地笑话他,“这是谁骂你了?”

连开八个小时的车,纵然是池队这种能原地参加铁人三项的体能也几乎见了底,他瘫在李澜那个岁数比他还大的藤编沙发上揉了揉鼻子,在奶奶面前见缝插针地diss他哥,“骂这么脏,估计得是我哥吧。”

两分钟后,李澜端着面碗边笑边走出来,“那你骂回去,让你哥也打个这么声势浩大的喷嚏。”

池浪浑身发软地从沙发上坐起来,哭笑不得地瞪了老太太一眼,把声音含在嘴里嘟囔着腹诽,“都76了,说这个您幼不幼稚。”

七十六岁的老太太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地冷笑,作势拍了他一巴掌。

李澜四岁的时候跟着父母移民到这边,到现在七十多了,还延续着父母从家乡带过来的“长接短送”的传统,两个孙子回来的第一顿必然是给他们煮面吃,等他们要走了,分开前的最后一顿就会给他们包饺子。

虽然岁数上来了,但老太太身体素质好得要命,加上一辈子都独立惯了,这些年她一直拒绝被人照顾,自己独居在这栋老宅子里,摘花养鱼种地做饭,从早上睁眼起床再到晚上睡觉躺回去,万事都不假他人之手。

给池浪下的面条是她自己擀的,面条里放的青菜是她直接从后院菜园子里摘的,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池浪端起面碗边吹热气边嗦了一口,被二十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味道从舌尖熨帖到胃里,终于活过来了似的,满足地喟叹了一声。

电视里开着财经新闻,池浪囫囵地吃面,李澜就坐在他旁边看,等他把整碗面都嗦了个干净见底,老太太在新闻主播没有起伏的背景音里问他:“你小子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一趟可是为什么回来的,说吧。”

池浪有点心虚地笑了一声,放下碗却直奔主题,“想问问你们老一辈的恩怨——您和佩里她爸的。”

李澜摇头,很简洁地回答:“没有什么恩怨。”

奶奶的答案出乎意料,池浪愕然,“她爸跟您以前不是同一个部门吗?当时那老头儿还是您的下属,你们没有过摩擦龃龉??”

“没有,都是正常的人事调动,只是当时上面要给诗力华的副职转正,我当时作为他的直属领导,没有在同意书上签字。”

“不是……”诗力华就是佩里的父亲,梅耶的老丈人。大概是李澜的语气实在太过稀松平常,池浪甚至开始对自己产生了一点怀疑,“这还不算有过节吗??”

“他个人能力不行,日常就是靠搞向上社交混职场,有人喜欢吃这一套,愿意因此给他往上爬的机会,当然是别人的自由和他的本事,我没有意见,但如果他升职需要我同意,那不行。”李澜说起这些甚至没有个人情绪,只是很客观地摇摇头,“我不认可他的能力,所以无法签字,这有什么问题?”

池浪听得直苦笑,“奶奶,阻人升迁如断人财路,您说有什么问题?”

道理李澜当然也知道,但她从在政府入职到以国家法律及体制改革部副部长的职位退休,没有因为这种事情妥协过。

“我所在的部门,我们所做的工作,都让我不能允许有这种事情发生。”财经新闻播完了,广告时间里,李澜拿起遥控器换到了地方台接着看新闻,苍老的声音依然理智而坚定,“如果制定法律的人连保证内部的公平都做不到,那法律又怎么会成为普通人保护自己的护盾?”

这个道理池浪无法辩驳,但他好奇后面的发展,“那后来呢?”

“后来诗力华攀上了财政部那边的人,被平调去了财政部,那之后我跟他就没有交集了,后来大约一年后,我听说他女儿佩里嫁给了当时作为政府财政督查的梅耶。”

关于如今桉城市政厅代主席梅耶的背景,其实很有些八卦可聊。

当时在首府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