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唱戏(3 / 11)
宜昌日军也很忌惮牛角镇刘悟透的存在。
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战区的日军甲等师团精锐纷纷被抽调去东南亚,准备攻占陪都重庆的宜昌日军大本营也被调兵遣将,长江江面的日军巡逻军舰大幅度减少,巴东地区的日军入侵压力明显减小,牛角镇的船只蓬舟开始自由驶出牵马岭。
巴东人都发现在海内外树敌太多的日军已经资源耗尽,分身乏术,是强弩之末,必败无疑。
在1942年元旦,巴东三巨头刘悟透王猛管仲集体商议后,大胆公开颁布巴东县政府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行政总纲:以经济建设为纲,以市场私营个体为主导,精兵简政,包产到户,轻徭薄赋,禁用法币,休养生息,解散民兵。
备战民兵全部解散,全神贯注投入经济建设。
牛角镇是湖北巴东县,乃至鄂渝湘边界地区,唯一拥有兵工厂/钢铁厂/无线电报机设备厂/五金厂的乡镇,需要大量的金属原材料,镇长管仲据此特点,分发无息贷款垫资鼓励全镇摊贩渔民,水陆并进,走南闯北收购废铁/废钢/铜/银/锡/锌/黄金任何金属材料。
主要是收购废铁,只收购金属材料,其它一概不收。
一位牛角镇赵姓菜贩子改行收废铁,出远门在四川宜宾乡下一名孤寡老妪手中,用黄铜价格收购得到二尊各重达3斤的纯黄金观音菩萨雕像,返回到牛角镇兑现成大洋后,一夜暴富。
于是,从1942年5月起,牛角镇大小1400家收废铁私营个体户开始走南闯北遍布全国,牛角镇也诞生出闻名中国的“废铁帮”。
这几年一路过来,铁匠发现:对外通讯联系比劳动力/金属原材料/资金/石油/骑兵/枪支弹药更重要,无线电报机需要密码翻译,太繁琐,适合军用,电话直接通话,适合民用。
1942年元旦,铁匠刘家在牛角镇集市大街正式挂牌成立淬火通讯电话公司,刘木兰出任公司总经理。
电话公司致力于深山僻壤里的牛角镇与巴东县城,与宜昌,与重庆,与上海,与香港,与也门,与美国加州,与全世界直接电话联系。
电话公司自始至终的经营宗旨是:言论自由,绝对保密。现在主要业务有三种:1.营业大厅里设置许多隔音玻璃单间,用于顾客现场打电话;2.上门安装固定电话;3.销售电话相关设备。
铁匠向全镇人民郑重承诺:“即使是日军间谍在营业大厅给宜昌日军大本营通风报信,公司也不会干涉,这是保护言论自由的本质体现!”
牛角镇开始四处架设电线杆,铺设电话线。
电又成为牛角镇的新问题,摆脱柴油动力的最好替代品就是电磁动力。
王猛和管仲都离开淬火公司,铁匠开始培养小女刘木兰独当一面,鼓励她畅所欲言多提意见和创新构想。
刘木兰发现自家沿河的几座工厂的污水排放严重污染哭河,钢铁厂大烟囱里的黑烟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