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两种猜想黄金用途(1 / 2)

加入书签

“咱们这算立大功了吧?”

孙有才搓着手,眼睛亮。

“功过还得两说。”

赵世玉推了推眼镜,语气谨慎,“谁也不敢保证,这些从鸣器考验的平行世界带回来的文物,会不会在地球环境下觉醒成新的鸣器。

万一里面藏了个天阶的,把在场这些国宝级专家都给吸进去,我们又束手无策……”

“那咱们几个就可以把牢底坐穿了。”

刘长安淡定地接话。

“别啊!”

孙有才顿时苦了脸,“我刚拿到编制,还没捂热乎呢!

还指望立个功早点转正……”

“放心,”

刘长安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诚恳,“真要上了军事法庭,我在认罪书上一定把你的名字写得最大、最显眼。”

“哈?”

孙有才瞪大眼睛,“友谊的小船这就沉底了?”

刘长安没再理他,转身走向那位正对着一尊佛头出神的李教授,轻声提醒。

李教授猛地回过神,扶了扶眼镜,立刻恢复了学者的严谨:“各位,请按《测鸣手册》规范操作,先使用测鸣仪对所有文物进行逐一筛查。

一旦现鸣器反应,立即启动封存程序!”

研究人员们纷纷行动起来,熟练地操作起各种仪器。

与此同时,后台中控室内。

王主任透过监控画面注视着仓库里的一切,对身旁的士兵低声下令:“将今天的监控视频备份一份交给我。

等他们离开后,该区域内今日所有影像记录……全部彻底删除。”

“明白。”

士兵立正回应,声音干脆利落。

望着那些承载着千年文明的瑰宝,历史学家们在进行检测时,总是不自觉地失神驻足,仿佛在与古老岁月进行无声的对话。

原本简单的测鸣流程,竟花了近半个小时才全部完成。

李教授直起身,揉了揉酸的腰,对身旁的刘长安感慨道:“这些文物,每一件都曾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照理说最有可能觉醒为鸣器……可到现在竟没有检测到一丝波动。”

“嗯,”

刘长安点头,“我们在收集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当时有过一些推测。”

“哦?”

李教授饶有兴趣地转过身,“说来听听。”

“我们初步整理了两种解释。”

刘长安有条不紊地分析,“第一种是从世界本源角度:鸣器是地球与异世界规则融合的产物。

而鸣器考验中的平行世界,并未经历这种根本性的规则碰撞,因此缺乏孕育鸣器的土壤。”

“第二种是从文物本身出:这些器物刚刚来到我们的世界,尚未积累足够的情感共鸣与灵能浸润。

就像一块耗尽的电池,需要先充电才能重新运转。”

“很精彩的推论。”

李教授赞许地点头,“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第二种。”

刘长安不假思索地回答,“鸣器本质上是以情感为火种,点燃内在灵韵的过程。

普通火焰释放光热,而鸣器释放出的是各种异能。

这也解释了为何影响越深远的事物,觉醒的鸣器越强大————点燃一小簇篝火,与引一场燎原山火,所需的能量和造成的景象,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有见地,我也倾向于第二种解释。”

李教授露出和煦的笑容。

“既然这些文物暂时没有觉醒风险,我们就先告辞了。”

刘长安适时接话,“后续的鉴定与统计工作,我们这些外行也帮不上什么忙。”

“好。”

李教授会意一笑,“等详细报告出来,我会为你们请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