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下雨前兆李村摆宴(1 / 2)
夜幕降临,李家村却依然热闹。
纺织坊里灯火通明,姑娘们还在赶工。
自从周边几个县城开始订购棉布后,订单就源源不断。
“小草姐,你看这样行吗?”
一个新来的姑娘怯生生地问。
小草检查了她的作品,点点头:“很好,比昨天进步多了。”
那姑娘顿时眉开眼笑。
一个月前,她还是个受人欺凌的弱女子,如今却能靠自己的手艺挣钱了。
……
议事堂里,四位穿越者正在开会。
“今天又收了二十件文物。”
赵世玉汇报,“其中有一批青铜器,看样子是商周的。”
“民兵训练进展顺利。”
孙德胜说,“已经有半数人能熟练使用弓弩了。”
“东村的玉米已经播种下去了。”
孙有才接着汇报,“他们想再多学几种作物的种植方法”
"
刘长安静静地听着,偶尔补充几句。
这样的会议几乎每天都会开,虽然辛苦,但看着李家村一天天变好,大家都觉得值得。
……
日子如涓涓细流,在诵经声、纺车声与孩童的读书声中悄然滑过,转眼间,七月已逝去三分之一。
这天午后,刘长安正在寺庙偏殿为孩子们讲解《千字文》。
夕阳的余晖将窗棂的影子拉得斜长,他突然瞥见窗外的天空正酝酿着一场变幻——原本澄澈的穹顶被一层薄纱似的云霭笼罩,厚重的云朵低垂,缓缓吞噬着日渐西沉的太阳,给天地间蒙上了一层昏黄黯淡的滤镜。
“仙君,仙君……”
一个坐在前排、脸蛋红扑扑的小男孩怯生生地举起手,声音里带着孩童特有的清脆与好奇,“您看这天气……是不是要下雨了?”
刘长安从窗外收回目光,唇角泛起一丝温和的笑意,反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觉得呢?”
孩子一听来了精神,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语气里满是自豪:“俺爷爷教过俺的!
他说‘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还有‘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仙君您看,这天气,跟俺爷爷说的一模一样哩!”
刘长安静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暮色渐浓,归巢的飞鸟匆匆掠过屋檐,院中的老槐树在渐起的晚风中出沙沙的低语,仿佛也在急切地期盼着什么。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空气中那股盘踞已久的、灼人的燥热正在一点点被一种湿润的、沁凉的土腥气所取代。
“嗯,”
他转过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吧。
都早些回家去……不出意外的话,下雨,也就是这一两天之内的事了。
下课。”
“仙君明天见!”
孩子们欢快地齐声道别,随即像一群出笼的雀儿,迫不及待地收拾好书本,嬉笑着涌出课堂,奔向那片预示着甘霖将至的暮色之中。
孩子们归心似箭,没有人留意到,这一次,站在原地的刘长安,望着他们雀跃的背影,并没有如往常那般,说出那三个简单的字——
“明天见。”
夕阳西斜,将县城的青石板路染成暖金色。
刘长安穿过熙攘的市集,在一家茶楼雅间里找到了正与布商洽谈的赵世玉。
"
要下雨了。
"
刘长安的声音很轻,却让赵世玉手中的茶盏微微一滞。
茶楼外,晚风卷起街角的落叶,远处天际堆积着铅灰色的云层。
赵世玉沉默片刻,对布商拱手:"
今日就先谈到这儿,家中有些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