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女童日记鸣器试验(2 / 2)
依旧没有回应。
他凑近一看,纸上正写着他在现实世界晕倒的情形。
"
有意思"
刘长安心念电转,开始在两个世界间反复穿梭验证。
经过八次实验后,他决定换个场地。
但很快现,在公共场合突然"
昏迷"
实在太引人注目,只好又回到出租屋。
买了些苹果,兑换了现金,刘长安继续着他的研究。
渐渐地,他总结出几条规律:
1那诗是穿梭的钥匙,只需心念一动即可触;
2小女孩似乎没有自主意识,只会机械地记录他的经历;
3空间内生的事不会被记录;
4两个世界时间流不同,空间里的四十分钟,现实中不过几秒;
5日记能预示未来几分钟的多种可能性,但可以被改变;
6(待补充)
"
这些功能"
刘长安摩挲着下巴,"
是本来就有的,还是被人为开出来的?"
如果是后者未来的科技已经展到这种程度了?就像给猴子一把自动步枪,它只知道用来砸核桃,却不知其真正威力?
想到这个比喻,刘长安不禁失笑。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自己确实病得不轻,这一切都只是精神分裂的产物。
他望着手中的诗稿,眼神渐渐深邃。
无论是哪种情况,这场奇遇,都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回到出租屋,刘长安深吸一口气,准备验证手账本最关键的功能。
他取出刚买的苹果放在茶几上——方才已在黑暗空间确认过,小女孩确实记录了他购买苹果的全过程。
"
以物易物"
他摩挲着苹果光滑的表皮,回忆穿越者的话:只要在天平一端放上足够筹码,另一端就会出现所求之物。
但一个苹果能兑换什么?又该如何启动这个神秘的天平?
突然,他眼睛一亮。
"
既然是未来的我设计的系统"
他喃喃自语,"
那就按自己的思维模式来破解。
"
"
小爱同学!
"
他朝手机喊道。
"
我在!
"
手机屏幕应声亮起。
刘长安盯着微信余额显示的11463元,若有所思。
要启动天平,或许需要更关键的"
钥匙"
——比如那个小女孩的真实姓名。
三小时后。
几箱矿泉水、方便面和压缩饼干堆满了墙角,旁边还放着应急药品。
看着这些物资,刘长安自嘲地笑了笑:"
要是邻居看见,准以为我要避难。
"
给充电宝插上电源后,他躺在床上刷新闻。
屏幕上歌舞升平的报道与心头的不安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违和感越来越强烈,直到某个念头如闪电般劈开迷雾——
他猛地坐起身,手指悬在通讯录上方微微抖。
犹豫再三,终于拨出了那个尘封已久的号码。
"
嘟——嘟——"
机械的等待音在寂静的出租屋里格外刺耳,像石子投入深潭,激起一圈圈令人窒息的回响。
第二次拨打时,听筒里的忙音仿佛穿透了时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不断折射。
刘长安盯着逐渐暗下去的屏幕,轻声安慰自己:"
这个点应该是在上班吧。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