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鰾胶(3 / 3)

加入书签

边搅动,李启文一边解释:“古代木匠用的胶,都是从动物身上取材的。

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皮胶,一种是骨胶,一种是鰾胶,驴皮就属於皮胶,理论上也是可以用来粘木料的。”

“古代木匠都要用胶的我还以为只用榫卯呢!”

高天风有些疑惑:“那用了胶,还是木匠吗”

“当然是了,榫卯也不能完全保证木架完全不鬆动变形,在卯合的地方用胶,能大幅度提升稳定性,为什么不用呢”

李启文说著,把几根做好的木料拿了起来,指著顶端和两边,给镜头展示。

“传统木工,一般是儘量少用胶的,像这种攒边镶板的时候,就不能用胶,否则会影响镶板的缩。

但对框架结构的结合部位,比如这里三碰肩之类的榫卯结构,如果是做桌椅板凳类的家具,就得认真用胶,防止频繁挪动后结构產生鬆动。”

看著他讲得头头是道,高天风嘖嘖感慨:“设计行业需要这么懂行吗你老板是瞎了还是傻了居然把你这种人才辞了我真是替他悲哀。”

李启文笑了笑,没搭这茬。

这都是过去的事了,他懒得再提。

看到水温起来,盆中的胶粒开始融化,他就取出了另外两个袋子,把里面一白一褐的两袋胶粒,都倒进了盆里。

“这又是加的什么”

高天风替观眾问著问题。

“皮胶和骨胶,这三种胶的胶性不一样,搀著用最好。”

李启文隨口解释:“皮胶和骨胶比较耐湿热,鰾胶遇到湿热,会容易发臭变质。

而且三种胶的粘性也不同,鰾胶粘性最强,骨胶次之,皮胶最差。

所以要根据天气的不同,用到的地方不同,来调配胶的比例。”

“和天气还有关係”

高天风不明觉厉。

“冬使稀,夏使稠,春秋两季使將就。”

李启文搅动著盆中的胶粒:“其实说白了,就是让胶晾乾的速率处在合理的区间,达到粘度最大化。”

“嘖嘖!这行行都有门道啊!”

高天风嘖嘖感嘆著,上前拿起了袋子,捏出里面的胶粒,观察了一番,疑惑问:“这也看不出区別啊怎么都是小粒

你不是说鰾胶是用鱼鰾做的吗怎么看不出鱼鰾在哪儿”

“这是处理好的胶,只要化开就能用了,你还想让我现做啊”

李启文没好气的吐槽,但高天风却不明所以:“不应该吗”

“……”

闻言,李启文无奈的放下了筷子:“你知道做胶有多累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