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纸坊盈利数万黄金(2 / 2)
毕竟远离洛阳城的郡县,可不缺家财万贯的豪富,他们没有洛阳城奢靡享乐的便捷,便喜欢从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显现出家族的尊贵。
前有雇佣从宫中放归的侍女嬷嬷,伺候家中女眷,好好体验一把后宫嫔妃的感觉。
后有将宫中不正当渠道流传出来的器物,视若珍宝,展示给前来拜访的客人。
不仅如此,光是菜谱前面加宫廷御制四字。
便能翻十余倍的价格。
毕竟在他们看来,既然能享用跟皇帝老儿等同的精美菜肴,把玩那些前天下最出色的能工巧匠雕琢出来的器物。
那他们跟土皇帝又有什么区别?!
虚荣心简直得到了大大的满足。
当然行商们心里清楚得很,所谓宫中放归的侍女嬷嬷,在洛阳城早就被讲究的人家延请到家中,给还未及笄的小姐培养宫廷礼仪了,哪里轮得到流落其他郡县。
所谓的器物,也都是九成假一成半假不真。
菜谱更是无稽之谈,毕竟厨艺这种能传家的本事,哪里会贸贸然让其他人知晓。
御膳房伺候皇帝饮食的大厨,就算是面对同样在膳房做工的内侍,都肯定会防一手,更别提其他人等了。
这些所谓显现出豪族尊贵的物件,都假的不能再假。
之所以源源不断被送进这些富贵人家的家中,自然是凭借一张舌灿莲花的巧嘴,来图谋其中的巨利。
现在可好,行商们都不需要编造纸的来历。
当今圣上就准备好了!
这可是从宫中传出来的秘方,由内务府出面在洛阳城办了座工坊,只供给这一家店铺!
而且还是皇帝陛下应允的!
这不大买特买,对得起他们做行商,有关商机的敏锐嗅觉吗?!
所以铺面才开了仅仅五六日,不仅里面的存货被先到的世家购买一空,就连工坊下半旬能生产出来的水纹纸和洒金纸,都被纷至沓来的商贾们预定完了。
出宫负责这块的内务府小太监,还存有理智,所以说什么都不让这群客人预定下月下下月的纸张。
毕竟他们可是个售纸的铺面,总不能客人进门,半张纸也没瞅见,只看到空空荡荡的木头架子吧?!
庆帝也不在意下头人的想法,只一味地清点这些日子的营收。
总共是两万三千七百五十五两金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