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故技重施,还施彼身(3 / 4)

加入书签

员,廖云自然是看过《投名状》成片的。

平心而论,和《督公》相比是一坨。

陈克辛拍艺术片还是有水准的,但《投名状》太拧巴了,艺术和商业两不沾。

光名字,一听就是怨气滔天,再加上要捞钱.

和《督公》这么一部现象级的、重新定义了观众口味的怪物,真的没有可比性。

真实的打斗韩三平摇了摇头,他一想起视察《投名状》剧组的事就来气。

已经提醒了让陈克辛注意吃相,谁知道依然我行我素,早知道.

廖云站在中影的立场道:“韩董,《投名状》的投资额很大,海外版权卖得也一般,国内票房压力不小。”

“如果沈导能露面站台,哪怕只是露个脸,对前期热度和媒体关注度,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拉升。从集团的利益出发.”

韩三平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

廖云的心思他明白,作为掌舵人,他更需要权衡全局。

但是在他看来,这个大局没有沈善登的信任重要。

韩三平是很清楚小登的性格,想他都着了道,不止一次。

如今《督公》大势已成,沈善登又要着手喜剧,还要捧吴京。

韩三平已经不担心沈善登重复小钢炮的老路,而是担心沈善登抛下他自己跑。

话锋一转,韩三平问起了另一件事。

“上次敲打之后,陈克辛,还有吴宇森那边,最近怎么样还安分吗”

廖云立刻收敛心神,正色道:“表面上看,都非常老实。陈导这边把钱交了,专心跑《投名状》的宣传,姿态放得很低。”

“吴导那边在《赤壁》剧组也是铆足了劲,进度追得很快,效率比以前高了不少,也没再听到什么怨言。”

“暗中呢”韩三平追问,目光如炬:“有没有阳奉阴违或者通过别的渠道发泄不满”

廖云仔细回想了一下近期各方面的汇报,肯定地摇头:“没有。至少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没有。他们似乎,真的被你之前的表态震慑住了。”

听到这个答案,韩三平非但没有露出欣慰的神色,反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这就,老实了

早知道!

早该硬了!

韩三平想起之前,好言好语地沟通,摆事实讲道理,甚至给予资源倾斜,希望这些来自港岛的大导演们能更接地气,更多考虑内地市场和文化语境。

结果呢

收效甚微,对方依旧抱着那套“借鸡生蛋”的思维,骨子里的优越感和敷衍藏都藏不住。

怎么沈善登一部《督公》横空出世,他这边再顺势一敲打,效果就好得出奇立竿见影

难道真应了沈善登说的,殖民地思维

好人说话无人听,恶人磨刀天下惊。

好好商量不行,非得亮出肌肉,甚至祭出沈善登这么个“大恶人”,他们才知道疼才知道听话

“都是同胞,都是同胞。”

韩三平赶紧打消心里的念头,只是确实有些不是滋味。

他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更愿意以理服人,以业内的规矩和共识来办事。

但现在的情况,却隐隐指向一个更简单、也更冷酷的丛林法则。

光展现出足以碾压他们的实力还不行。

还要再展现出使用实力的意志,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和合作。

而沈善登,无疑就是那股碾压级实力的化身。

甚至不是化身,那是闯王本王。

廖云站在一旁,看着韩三平脸上那罕见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