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历史之光(2 / 3)

加入书签

靖进《任民考》一疏,主张实行‘一条鞭法’等措施进行改革,以后张居正的改革,以及清朝的摊丁入亩都来自于此。”

“万历首辅,后来的张太岳张居正,也受到了这些人以及嘉靖中兴的影响和感染。所以文官没有那么不堪,有很多敢于自己阶级开刀的人,下场不那么好就是了。”

“张璁评价就不好,他在大礼仪引经据典,叫做迎合帝意,一直背着逢迎的名声。”

“桂萼也是大礼仪崛起,‘一条鞭法’触及了太多人利益,不得不告老还乡。”

“张居正不用说,活着的时候没人敢反对,死了之后,大明朝堂的共识就是不能再出一个张居正。”

还真是澄清啊,经纬松了口气。

“沈导做的功课真多,所以你是在人物设定上做了大量取舍,把光芒更多给到了主角。看来电影的成功不是偶然,离不开导演的付出。”

沈善登道:“团队的力量。”

沈善登确实有很多考虑。

本来电影里还有陈默发财的镜头,每次办案抄家都能分到一笔,为了突出角色人设,后期删去了。

当然,通过陈默给许知翠置办小院,还有日常用度,暗示了这一点。

毕竟是古代王朝的反腐,和现代社会是不同的。

沈善登继续道:“好在宦官不是罪犯,没有任何罪犯特征。虽然在叙事角度上有所倾向,但总的来说并没有颠倒黑白,没有把英雄污名化为汉奸,反之,也没有让汉奸摇身一变变为英雄。”

经纬张了张嘴,红润的嘴唇微微张开,形成了一个小小的“o”型。

与她平日里在镜头前的收放自如,形成了微妙对比。

好在她反应够快,赶紧把话拉回来:“所以票房的成绩,既是出乎预料,也是团队努力的成果。”

沈善登笑了笑道:“确实,预料到它会成功,但没预料到会这么成功。我知道观众渴望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渴望属于我们自己的英雄和故事。《督公》只是恰逢其会,回应了这种渴望。”

“观众的渴望”经纬巧妙追问:“沈导早前就旗帜鲜明的喊出服务本土观众,上映之前观众就有期待,电影正是回应这种渴望,您如何看待观众的渴望”

经纬第一时间捕捉到的词是“恰逢其会”,从话题度来说,可以借此引入和《造孽》的碰撞、对抗。

但是经纬怂了。

因为是真担心沈善登回应的过于直白,在她心里,回形针依然是电影大师,沈善登太能糟蹋大师了。

沈善登道:“电影人物设计里有一个名词,叫做人物弧光,就是人物驱动的光芒,我觉得历史也应该有历史之光。”

经纬追问:“历史之光”

沈善登道:“我觉得历史之光就是观众的需要,不需要多么夸张,因为我们的锦绣山河就是一种光彩,我们的灿烂文化传统就是一种光彩,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就是一种光彩。”

“作为电影工作者,我不需要夸大她,只是去发现她,认识她。”

“认识到我们自身的光彩,然后就会产生自信心、自尊心,也就有了蓬勃奋进的动力。这种动力从我们主创,传递到了观众,那么观众也会有所感觉,会被触动。”

经纬内心的震撼难以言说,沈善登确实有文化,她道:“服化道就是沈导历史观点的直接体现吧【蟒纹服】整体庄重威严,不见传统设定中宦官、厂卫的阴毒、狠辣,大红与金色赋予其尊贵、沉静、强大的气场。”

“【隐鳞剑】【九阴莲台铳】,还有锦衣卫的【飞鱼服】【绣春刀】【天罚雷火枪】,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有一种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