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报喜(1 / 2)

加入书签

今日一早,杜若卿早早等在了礼部南院的东墙前,不远处还站着自家和岳家的诸多侍从,都在等自己的成绩。

会试榜单一贴上,杜若卿就在前沿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于是不再逗留,从人群中挤了出去,身后众学子还在逐字寻自己的名字。

不时的有人看见自己的名字,惊喜的大叫出声,然后就被人围住了,“公子可有婚配”“我家主人欲招公子为婿”“我家小姐才貌双全……”

好几个中了的举子被团团围住,被架着带上马车。

杜若卿看了看不远处永安候府的侍从,身旁同窗问他中没中,他打着哈哈,直到进入杨奕的包围圈,他才松了口气,“中了,第五名。”然后打发自家侍从回家报信。

杜若卿这话一出口,立即引来诸多如狼似虎的目光,杨奕亮出自己那一身腱子肉,身后护院也围住了杜若卿,那些人只好遗憾的将目光收了回去。

还感慨道,看这公子多年轻,长得也英俊,又有学问,看衣裳还挺富贵,可惜抢不着。

杨奕带人护送杜若卿回家后,贡院西侧的捷报房也忙得脚不沾地。

早在拆号官刚将糊名试卷与考生名录逐一对上,誊录官便捧着写满登科姓名、名次的红笺,快步送至掌印官案前。

案上早备好了素绫轴、金箔花与金粉墨,掌印官提笔蘸墨落下,“第一甲第一名宋时栖”在素绫上泛着金光,末了再题上主考官的头衔,由主考官亲自执朱笔落款画押,第一张金花帖子才算初成。

随后,小吏取来鎏金铜钉,将剪好的金花仔细钉在素绫轴首与轴尾,金线缠绕的绫边垂着小小的玉坠,一提便有细碎的叮当声,衬得这录取通知书愈发华贵。

待所有金花帖子按名次理齐,捷报房便点派公差,每人必选身材挺拔、嗓音洪亮者,三人一组,一人捧帖、两人护行,皆换上簇新的青绸公服,头簪宫花,跨上官府备好的高头大马。

马颈上系着红绸结,鞍前挂着铜锣与鞭炮,刚出贡院大门,领头的公差便敲响铜锣,行人一听这节奏,就知道是报喜锣,纷纷给报喜队伍让路。

另一名公差点燃鞭炮,第三人从怀中掏出刚印好的捷报传单,纸面上印着“承平十五年会试登科捷报”与登科举子的姓氏、籍贯,往人群里撒去,整个街巷都是新登科的热闹。

到了温国公府门前,公差勒住马,领头者高声唱名:“恭喜宋府公子宋时栖,承平十五年会试登第,第一甲第一名,赐金花帖子在此。”

唱罢,捧着帖子的公差翻身下马,整了整衣袍,迈着方步走到门前,门房早已闻声等候,公差将金花帖子双手奉上。

温国公府已悬灯结彩,宋时栖迎出门,接金花帖子时对着帖子作揖,再转身将早就备好的喜钱递到公差手中,温声道:“有劳诸位,些许薄礼,不成敬意。”

公差接过喜钱,也不推辞,笑着拱手道:“恭喜公子,贺喜公子,早日殿试高中!”

说罢,又敲锣鸣炮一番,才翻身上马,赶往下一户登科人家。

而宋时栖捧着金花帖子回去,供在祖宗牌位前,家人都在此处候着,连连向他道贺,见宋时沂也嘴角上扬,心情很好的样子,宋时栖才志得意满的长舒一口气。

杜范卿和杜大嫂迎回杜若卿后,先是围着杜若卿又问了一遍名次,得到和之前一样的答复后,夫妇二人也顾不得这是大庭广众之下,两人险些相拥而泣。

杜范卿拉着弟弟的手不松手,看着比自己还高的小弟,心中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小弟可是他一手带大的。

前些年祖父忙于让杜家的生意转型漕运,爹娘又都是不着调的,杜范卿小小年纪就要管自己和小弟,小至若卿屋里用多少碳,大至若卿读书拜师,都是杜范卿操心的。

兄弟俩明明父母俱全,却活得像依附于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