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213章 )五级文明武器的问世与意外解锁快子隧穿效应(1 / 11)
35.1 武器与疾速衰老难题卡壳
等到万象共鸣仪的计数跳到5hz以内,远低于五级理论初期要求的0.005hz阈值。
辅晶与主晶的协同延迟更是压到了微秒级,能实时跟主晶频率同步,彻底避免了“主晶调参、辅晶滞后”导致的抗干扰失效问题,为后续理论落地成实际技术,筑牢了数据基础。
要知道,白渊客源自纯能量单体文明,而林轩领导的华夏文明,是典型的实体化碳基生物群居文明。
尽管林轩本人拥有量子态意识流与幻形体结合的特殊生命形态,但他所领导的华夏文明,其本质与多数智慧生物,尤其是碳基生物所组成的文明,并无二致。
白渊客虽能在科学理论上给予林轩极大的关键性帮助和点拨,但二者所属文明的本质差异,却在理论落地阶段划出了清晰界限。
这种文明属性的分野,也直接导致了白渊客和林轩在科学理论具体运用上的巨大鸿沟。
单说攻击手段便可见一斑,纯能量单体文明几乎不依靠任何介质,仅仅靠改变能量本征态与能级跃迁的情况就能发起攻击。
而实体化碳基生物群居文明,必须依托具体介质,比如定制化的武器装备,才能将理论能量转化为实际攻击力。
正是这些文明形态与能量运用逻辑的巨大差异,注定了后续研发中,白渊客的助力会集中在宏观层面,只能提供科学理论支撑与启发,却无法给出具体的技术方案,更没法参与到设备构造、参数调试这类实操环节。
理论沉淀到这份上,林轩再也按捺不住,迫切想把实验室里的突破落地为实际技术,心中满是期待。
这颗星球除了星核源晶,几乎没有其他武器研发所需的资源,所有材料和设备都得靠后勤舰的库存支撑,好在库存还算充足,暂时能满足初期研发需求,也足以支撑后续57艘战舰的换装建设。
可舰队既缺能对抗\"四力负物质战球\"的强力武器,冷冻舱里族人的疾速衰老危机也迟迟未解,引擎研发计划更是还没来得及启动。林轩没敢偏废其一,研发武器之余,就一头扎进生命实验室,连白渊客也陪着他两边奔波,只是每到绘制武器结构图、测算引擎动力阈值时,白渊客便只能飘在一旁,用金芒标注出理论层面的优化方向,再无更多实操性的建议可提。
万象共鸣仪计数跳至5010万象日时,林轩先将“四力负物质战球”的三维模型投射在科研舱中央,这是林轩结合此前和毁灭者文明交手时搜集到的战场情报,再叠加华夏号探测系统留存的战球能量波动数据、残骸碎片微观分析报告,耗时87个万象日拆解重构而来的,模型上还标注着不同区域的力场强度、能量流转轨迹,连外层防护的电磁力共振频率都清晰可辨。
指尖点在模型表面,他精准落在战球外层淡紫的弱核力防护层上,模型随即弹出该区域的受力分析图:“白老,您瞅这玩意儿,里头靠强核力跟引力把负物质核子锁得死死的,外头又用电磁力、弱核力裹了层‘硬壳’当防护!上次跟它交手,咱拿常规武器硬轰,那纯属鸡蛋碰石头。不光没砸开人家的防护,反倒被它那强核力给弹回来,纯属白瞎能量!咱得想个能精准戳破它力场的招儿,可不能再走之前那蛮干的老路了!”
白渊客的金芒扫过模型,转头向林轩问道:“林老弟,你刚说它里层俩力锁核、外层俩力当壳,硬轰就是白瞎劲儿,那如今再瞅这四力负物质战球,你心里咋判断它的底细?当初交手时你没摸透五级文明科学,对着这准五级玩意儿一点辙没有,现在有了五级低等宇宙文明科学打底,总该有新招儿、新头绪了吧?”
“那可不光是有新头绪,现在算是把它的老底儿摸得门儿清!尤其咱还占着这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