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第二百一十章(3 / 8)

加入书签

>

林晚舟如同一位运筹帷幄的將军,在线上流量、线下渠道、內容营销、用户运营、供应链协同等多条战线上精准调度。

她的目標,是將“养元斋”从一个调味品品牌,升级为一个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平台。

赵大海的担子最重,也最“硬”。新產业园区二期、三期工程,智能化生產线引进,供应链体系优化…

这些都是兴华未来发展的基石,容不得半点闪失。

工地上,机器轰鸣,尘土飞扬。赵大海戴著安全帽,和工程监理一起巡视。

他指著图纸,声音洪亮:“这里!钢筋密度必须达標!混凝土標號一点不能含糊!

远哥说了,新园区是我们兴华的百年基业!质量是生命线!”

车间里,崭新的智能化生產线正在调试。赵大海和德国工程师用夹杂著手势的英语艰难交流。

“ja! ja! gut!”(对!对!很好!)德国工程师指著屏幕上跳动的数据,竖起了大拇指。

赵大海抹了把汗,咧嘴笑了。他知道,这些昂贵的设备,是提升效率、保证品质的关键。

更艰巨的任务是供应链整合。

方建国带来的南华纺织资源需要消化,新引入的几家面料供应商需要磨合,智能化生產对原料品质的一致性要求极高。

“方总,这批60姆米素縐缎的色牢度还是有点波动!”赵大海拿著检测报告,眉头紧锁。

“我们的新设备对原料稳定性要求很高!必须解决!”

方建国也是满脸严肃:“大海,我明白!已经在调整染整工艺了!给我一周时间!保证下一批货达標!”

“好!我信你!”赵大海拍拍方建国的肩膀,“但质检不能放鬆!

每一批进厂的原料,必须过三道关!

我们的『丝语』和『敦煌』系列,丟不起人!”

赵大海如同兴华的钢铁脊樑,用他的务实、坚韧和近乎苛刻的要求,確保著集团发展的根基稳固。

他的战场没有聚光灯,只有钢筋水泥、机器轰鸣和一份份沉甸甸的质检报告,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的是整个集团的未来。

陈志远站在总部顶楼的指挥中心,巨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著各条战线的进展。

米兰时装周的筹备进度条、新店拓展地图上的闪烁光点、线上商城滚动的销售数据、新园区工地的监控画面…

他如同一位掌控全局的元帅,运筹帷幄之中。

情报系统每日更新的信息流,如同最精准的雷达,扫描著市场动態、竞爭对手动向和潜在风险。

他根据这些信息,不断微调著战略部署,为衝锋在前的將领们提供著最强大的信息支援。

“远哥,米兰那边一切顺利,秀场方案定了!”苏青的电话带来好消息。

“耗子,华东区第一家店选址搞定了!虽然费了点劲!”耗子兴奋的声音传来。

“林总,小程序改版上线三天,用户日均停留时长翻倍了!”电商运营总监匯报。

“赵经理,新生產线调试成功!第一批『敦煌』高定面料下线了!品质完美!”车间主任激动地喊道。

一条条捷报传来,陈志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战略落地的第一步,迈得坚实而有力。

核心团队在各自的战场上,正经歷著蜕变与成长,逐渐独当一面。

然而,情报系统也传来了新的预警。

国际快时尚巨头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推出了带有“东方元素”的平价系列。

几家国內资本巨头开始关注健康食品赛道,准备重金砸入…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