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就在这一两日了(2 / 3)
情况却远不如首日火爆,最终盘帐,仅得四十二万两,较首期的八十一万两近乎腰斩。
这个数字极不乐观。
因这其中,刨去那十二家晋商以及宗室勛贵们依照协议认购的份额,真正来自民间的散购,不足十万两。
京城富庶,有钱有閒者绝不止这个数。
民间沉淀的巨额財富,用近乎沉默的態度,表达了对国债这项新政的不信任与不认同。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號。
若放任此种趋势蔓延,待晋商与勛贵们协议內的认购额度全部耗尽,国债恐將彻底滯销,无人问津。
届时,即便有晋商们幕后托底,朝廷的顏面也將荡然无存,无异於向天下宣告国债之策彻底失败。
局势严峻,但作为提督国债事务的核心人物,陆临川深知自己绝不能先乱阵脚。
他连续数日在上书房参与议事,面对同僚们的忧心忡忡,始终表现得沉稳镇定。
他反覆向眾人剖析:任何新政推行,首期凭藉前期浩大宣传与新鲜感,取得开门红乃属常態;后续热度消退,销量回落亦在情理之中。
当前紧要之事,非是惊慌失措,而是需稳住阵脚,细致分析缘由,寻求应对之策。
眾人素来视他为主心骨,见他如此沉稳,心下稍安,纷乱的情绪也逐渐平復。
但陆临川心知肚明,真正的癥结在於信心。
京城里的富户豪商,个个嗅觉灵敏,精明似鬼。
如今大虞境內烽烟四起,朝廷左支右絀,已是举步维艰。
而燕国公郑杰率五千京营精锐剿匪却损兵折將、被困山中的消息,虽被严密封锁,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恐怕早已在小范围內悄然流传。
朝廷连京师眼皮子底下的土匪都束手无策,威严扫地,又如何能让人相信其有偿付国债本息的实力与信用
一个虚弱的空壳子,即便看起来仍旧庞大,但只要稍稍触碰,便会漏洞百出,徒惹人笑。
要想真正扭转局面,重拾民心,就必须有一连串扎实有力、足以提振信心的大动作。
不能再像以往那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看准要害,重拳出击,打出朝廷的威势与决心。
恰在此时,锦衣卫已將京畿周边匪患的详细情报匯总呈送上来。
与此同时,军营內为期数日的严格考评也已结束,出征剿匪的三千精锐名单最终確定。
陆临川不再犹豫,即刻上奏皇帝,请求择日率军出征,以雷霆之势荡平京畿匪患,以血与火挽回朝廷颓靡的威信。
但具体日期,他没有写在奏报上。
因为他怀疑,朝中有人与土匪暗通。
陆临川出了宫门,正欲上轿,忽听身后有人唤他。
“怀远,总算等到你了。”
陆临川回头,见程砚舟正从宫墙一侧的阴影处快步走来。
“济川兄”陆临川驻足,面露笑意,“专程在此等我可是漕运案子有了什么新进展”
程砚舟走到近前,摆了摆手:“漕运案子按部就班,眼下倒没什么大变故。”
“今日寻你,是为一件私事。”
陆临川眉梢微挑,带了几分打趣的意味:“哦济川兄竟有私事找我那小弟可得好好听听。”
程砚舟被他笑得有些不好意思,忙道:“怀远莫要取笑我了。”
他敛了神色,语气变得郑重,便將昨日遭遇死士截杀、以及家中险些被纵火之事简要说了一遍,末了嘆道,“此事確是不情之请,愚兄在京中朋友不多,思来想去,唯觉怀远府上可託庇。”
“不知……能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