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某种程度上確实有点像庞氏骗局(1 / 2)
张淮正的问题在陆临川看来,完全是陷入了儒家“仁政德治”的怪圈了。
还想著靠温和改良、缓慢积累来解决问题。
如果真有一支装备精良、听命於中枢的军队在手,皇帝便有了底气,能做的事就多了。
比如,到时候就可以让锦衣卫和东厂放开手脚去查。
有些人贪赃枉法、侵吞国帑、盗卖军资的证据,根本不需要捏造,桩桩件件都是现成的抄家灭族的大罪。
只要注意好分寸,不搞得株连过甚、人心惶惶,说不定抄几个大蠹虫的家,几年税收的窟窿就填上了……
不过,这种“抄家灭族筹款”的血腥念头,自然不能说给张淮正听,於是陆临川解释道:“张大人读过《紓困筹国疏》,不知对下官在其中提到的『二级市场』是否了解”
张淮正被打断思绪,愣了一下,隨即点头。
陆临川见状,开始循循善诱:“持有国债券的百姓,每到固定的日子,就可以去这个二级市场交易。”
“若他们对朝廷的偿债能力、或者说对国朝的『信用』很是看好,买债券的人自然就会多,卖的人就会少,国债券的价格就会上涨,对不对”
张淮正又点了点头,似乎隱约捕捉到了什么,但又没有完全想清楚。
陆临川见他上道,微微一笑:“那么,当国债价格上涨时,朝廷再发新的国债,老百姓更愿意购买呢”
张淮正脑子瞬间“嗡”了一下。
原来如此!
这二级市场不仅可以便利百姓交易旧债,竟还有此等妙用!
只要朝廷在“富国强兵、重振社稷”的路上稳步前进,哪怕只是做出些样子,让天下人看到的希望。
那么,即便国家的状况没有好转,也能提振市场信心,为后续发行新的国债铺平道路!
这真是筹钱的好法子啊!
既能让百姓心甘情愿地將钱借给朝廷,又不至於像加赋摊派那样激起民怨沸腾!
他再看向陆临川,眼神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惊嘆和佩服。
怎么会有人能想到如此精妙绝伦、环环相扣的计策!
张淮正瞬间激动道:“陆怀远,你真是经世济民之良才!”
“齐之管仲、汉之萧何,恐都不及你之万一!”
“老夫现在才明白,陛下为何如此信重於你!”
“你才该来当这个户部尚书!”
陆临川见他已被完全说服,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张大人谬讚。”
“区区浅见,若能真正为国分忧,解朝廷燃眉之急,就已是万幸。”
其实,这种“借新还旧”、利用市场预期不断发债筹款的逻辑,某种程度上確实有点像庞氏骗局。
若被朝中那些居心叵测之辈揪出大做文章,无疑会成为反过来攻击国债政策的有力把柄,是个极大的潜在风险。
所以他才没有在《紓困筹国疏》里阐述这个“二级市场的预期引导作用”。
张淮正的困惑消解了不少,思路也活络起来,又问道:“若真可以如此……利用这市场看好来继续筹款。”
“那为何不先將这六百万两银子拿来賑灾、兴修水利呢”
“这些措施效果立竿见影,能让百姓更快地、更直接地看到朝廷在努力缓解颓势,岂不是更能提振民心、稳固国本”
“民心稳固了,市场自然看好,后续发债岂不更容易”
陆临川微微一笑,心道这位老大人还是想得太简单了,於是耐心解释道:“张大人,此策虽好,但难处有二。”
“其一,賑灾、修水利固然是德政,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