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直接把自己当牛马使唤了(4k)(3 / 7)

加入书签

算,他们根本无从看起,更遑论理解其中的计算逻辑了。

想问,却不知该从何处问起。

孙贺不死心,指著稿纸上那些出现频率最高的、代表数字的符號,迟疑地看向陆临川:“陆翰林,这、这些符號,莫非是番邦文字只是……我在《九章算术註疏》和些许前朝算经中似曾见过类似记载,又仿佛不太一样……”

他毕竟在工部接触过一些算学典籍,隱约有些模糊印象,只是不成体系,从未在实际中运用过。

陆临川没想到孙贺竟知道这个,便点了点头:“孙大人好眼力。此確係由番文数字简化改进而来。只是下官用著顺手,便信手拈来,权当笔记而已,难登大雅之堂。”

在原本的时空,阿拉伯数字確於元代便传入中土,却如石沉大海,未能广泛传播。

究其原因,或许是零星传入不成体系,与华夏固有的筹算、珠算传统格格不入;或许是符號本身书写不规范、难以融入本土的竖式书写习惯;更或许是华夏文明自古在算学上已有《九章算术》等精深完备的体系,自给自足之下,对外来的符號工具需求不大,未能引起重视。

想来,这个平行时空的有关歷史脉络,大抵也是如此。

陆临川见对方依旧不解,心知二人全然不识这套符號体系,想到既已展露,索性便详细讲解一番,好让他们彻底看懂。

他从阿拉伯数字开始讲起,解释其对应关係。

接著是加减乘除符號的含义与用法。

然后是横排的计算式子如何书写、运算顺序规则。

最后提到小数点的应用与竖排计算式。

这些內容,不过是后世小学阶段的基础数学知识,浅显易懂,並无复杂之处。

孙贺与刘文远本就是常年与数字打交道的能手,算学功底深厚,此刻凝神静听,理解起来並不困难。

“原来如此!妙啊!太妙了!”两人几乎是同时惊呼出声,眼中闪烁著难以抑制的兴奋光芒。

刘文远激动道:“有了状元郎这套法子,计算何止快上十倍!清晰明了,不易出错!敢问状元郎是如何想出如此绝妙的演算之法的”

孙贺也连连点头:“正是!此法前所未见,实乃算学一途的……革新!”

这套源自现代数学的完备符號体系与逻辑,简洁、清晰、高效,对於长期依赖算盘和竖式汉字计算的古人而言,无异於降维打击,其优越性一目了然,不容置疑。

陆临川早已备好说辞,神態自若地编著瞎话:“幼时偶然翻阅家中杂书,见到过类似这种『天竺数字』的记载,便觉新奇有趣,突发奇想,尝试著用这些符號配合新的演算式子来记帐。没想到於算学一道竟能如此便捷清晰,这也是下官閒暇时的一点消遣罢了。”

孙贺与刘文远听了,不由得相视一眼,神情都有些复杂,夹杂著难以置信与一丝微妙的……挫败感。

你小时候隨便翻到点东西,琢磨出的消遣玩意儿,竟能顛覆我们赖以维生、引以为傲的算学根基

人与人的天赋才情,差距竟至於斯

这下也由不得他们不相信,或许状元郎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否则怎么解释他年纪轻轻,不仅在诗词文章、治国策论上惊才绝艷,连这偏门的算学技艺也如此卓绝

一旁原本只关注最终结果的张淮正和郑有德,见到两位一向老成持重的下属竟如此失態激动,也不由得起了好奇之心,走上前来询问究竟。

“何事令你二人如此惊讶”郑有德问道。

孙贺和刘文远立刻將刚才陆临川所授之法,向两位尚书粗略解释了一番。

他们毕竟只是初听,许多精微之处尚未吃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