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1 / 2)
一刀划破,“对不起,我必须这么做”,爱吃烤全兔缓缓闭眼,身体渐渐失去力气,脸上满是不甘,化作星光消散“白马过膝,下次交手,你不会再这么幸运了,哈哈……”
枪影刀光,生死一线,终以命相搏,斩爱吃烤全兔于刀下。此刻的他只觉四肢如铅,心神欲溃,仿佛灵魂已被抽离,仅剩一具躯壳,在风中摇摇欲坠。
正欲策马靠近,俯身拾鹿,忽闻蹄声轻碎,如叶落幽谷。粟立自草丛深处策马而出,风拂衣袂,眉目间掠过惊痛。见白马过膝满身污秽,步履踉跄,立刻翻身下马,快步上前,伸手欲扶,眼中尽是关切。
这时,白马过膝却猛然勒马后退几步,眼神如寒星般警觉,手已按于胯下刀柄。他望着粟立,面上风轻云淡,内心却波涛汹涌——我与爱吃烤全兔激战至此,筋疲力尽,为何此时他才出现,若左右知秋不念几日前我救他于蛮狄之手的恩情,反为公子启的重赏所动,趁我力竭,一刀斩我,夺鹿而去,我又当如何?
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无数念头:
若我紧握不放,他是否会拔刀相向?若我强撑姿态,是否反招杀身之祸?可若我拱手相让,岂非将心血付诸东流?我斩敌七步,血染胄甲,难道只为成全他人功名?
争?还是让?
争,可能死;让,或许生。可若让,又是否真能保全性命?若左右知秋不受,又当如何?若他受了,却背信弃义,又当如何?
闭目,深吸一口冷冽的空气,仿佛要将整个秋天的清醒都吸入肺腑。白马过膝忽然明白:这已不是一场关于鹿的抉择,而是一场关于“我是谁”的叩问。
于是,他缓缓开口,声音如秋叶坠地,低而沉:“这鹿……我送你了。”
话音落下,如石入深潭,涟漪悄然荡开。他心中却清明如镜:我已力竭,若左右知秋忘恩负义,不过一死;若他尚存良知,或可存我一线生机。不如以退为进,以让为守,将这生死悬于一念之间。 更重要的是——我不能让自己,成为……。
粟立怔住,连连摆手:“此鹿关乎禹王安危,你以命相搏而得,我怎敢受此重托?”
白马过膝只是轻笑(笑自己,也是笑粟立,更是笑……),目光投向远方,顿了顿,如望尽千山万水:“我恐难行至公子跟前,若久,鹿腐于野,不如托付于人。你我曾共历蛮狄之乱,我信你,胜过信这浮世华名。”
粟立沉默,蹲下身,指尖轻抚母鹿冰冷的额角。忽而,林间微动,一只小鹿怯怯而出,口含草茎,依偎母侧缓缓倒地,哀鸣如泣,如夜半孤笛,吹碎人心。心头一颤,眼底泛起薄雾,呆滞半晌,不知其脑海回想什么,“它为护子而死,我若以其尸换功,岂非玷污了这份深情?我想埋了它,让它们母子同归尘土,静听风吟。”
忽,白马过膝轻声道:“天地有情,万物有灵。可若这情感能救禹王于灾病,安百姓于水火,以己命换苍天,是否也算另一种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