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花开并蒂的烦恼(七)(3 / 4)

加入书签

于是便顺着他的话头闲扯起来。被对方几句恭维捧得有些飘飘然,便随口问道:“你这儿还有比这更好的茅台吗?”

老板顿时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前两天刚收了两瓶纪念珍藏版的茅台,市面上少见,您肯定没见过。”

这些年走南闯北,尤其在岳明远那儿,什么好酒没见过?老板故弄玄虚的样子反倒勾起了我的好奇:“拿出来瞧瞧。”

老板从柜子深处小心翼翼地捧出两瓶酒。我仔细端详,心下暗惊——这款式,我还真没见过。

这是两瓶上海世博会纪念款茅台。酒瓶设计灵感源自中国馆“东方之冠”,通体是中国红釉色,瓶身赫然印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字样。

正当我凝神细看时,老板适时开启了“讲故事”模式:“这两瓶酒啊,是一位司机送来的。估摸着是哪个大人物收的礼,让司机悄悄出手。我查过,这款酒当年限量发行才两万瓶,现在市场价,啧啧,据说一瓶能卖到五万多!”

老板是个推销高手,我的砍价功夫也不遑多让。

我故意一脸狐疑:“限量两万瓶,就有两瓶落到你这儿?不是这数有水分,就是你这货不对板。”

这质疑合情合理,让老板有些沉不住气了:“兄弟,嫌贵可以商量,可别质疑我的眼力!我干了半辈子烟酒,经手就没出过假货!”

我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还是拿那两瓶飞天吧,图个安心。”

他显然不想错过我这单大生意:“这样,我给您打折!好东西也得遇识货的。您有这实力,我也诚心出手,主要是压资金。我两万一瓶收的,就加一千,一瓶两万一,您拿走!”

我坚定地摇头。

他立刻接话:“买卖不成情义在,您给个价?”

我故作犹豫:“一瓶三千,行就成交,不行我拿普茅。”

“五千!”

“三千五!”

“四千!”

我“啪”地一拍柜台,像拍卖师落槌:“装好!用原厂手提袋!”

老板顿时笑逐颜开:“赔就赔了!遇上您这样爽快的主儿,我高兴!”

就这样,我付了钱,拎着两瓶酒出了门。

我心里门儿清,这是一场双赢的交易:我用四千一瓶的价,买下了市价两万多的酒——我虽然没见过这款酒,但对这酒的行情,还是略有耳闻。

而店老板,十之八九是用普通茅台的价格收的货,一瓶净赚近两千。这么大的利润,怕是此刻正躲在柜台后偷着乐呢。

那么,到底谁亏了?是那明珠暗投的送礼人?还是有眼无珠的收礼人?又或者……

我已无暇细想。

我拎着酒,按胡海涛说的包房号推门进去。果不其然,刘克己端坐在主位上。一见我进来,他立刻离席迎上前,朗声道:“宏军!有日子没见了!”

我连忙躬身,谦恭地与他握手:“老领导,太久没聆听您教诲,我这脑子都快生锈了。”

他指着我,会心一笑。

“这小子有长进啊,嘴皮子利索多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我循声望去,王雁书竟然也在受约之列!

当着她的面,我的语气可就没那么拘谨了:“哟,我说这声音听着怎么甜丝丝的,原来是咱们旅游局的王大局座驾到啊!”

没等王雁书接茬,胡海涛先一步从我手里接过了酒:“宏军,今儿我作东,你怎么还自带酒水?”

我忙解释:“知道老领导在这儿,空着手来像什么话?”

胡海涛微微一怔:“你知道老领导和王局也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