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在水一方的情愫(五)(3 / 4)
县长的合适人选。然而,市里却另有打算,计划让王雁书接任援疆的匡铁英,担任副书记一职,县长则由其他区县的副书记来担任。原本以为匡铁英退出竞争后,县长之位非王雁书莫属,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实在让我始料未及。
我向张晓东询问其中缘由,他解释道:“自2007年起,省部级正职必须异地交流任职,市一级也要求50%以上的岗位进行异地交流。据说,县区一级很快也会全面推行这一政策,目的在于打破党政一把手长期在同一地区任职的局面。”
对于这样的大政方针,我自然是全力拥护与支持。但不得不说,这也彻底打破了我主政家乡的构想,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张晓东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叮嘱:“宏军,我担任县长这三年,为了平衡各方利益,没能给你提供更多的支持,全靠你自己一路拼搏,取得如今的成绩,实属不易,我由衷地为你感到欣慰。”
他的话让我心里一暖,感动之情溢于言表:“老兄,我自己有多少能力我清楚,要是没有你在背后默默支持,哪有我的今天。不管以后我们身处何方,这份兄弟情谊,我一定会铭记于心。”
酒过三巡,张晓东已有了几分醉意,或许正因如此,他对我更加毫无保留,直言问道:“你对小沈印象如何?”
我认真地回答:“沈梦昭同志理论知识储备深厚,工作能力出色,为人公正,作风正派,浑身洋溢着朝气,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
张晓东摆了摆手,脸上带着几分笑意,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宏军,咱俩之间就别兜圈子了,我问的是你和她私下的关系。”
我斟酌了一下措辞,缓缓说道:“工作里,我们彼此支持、配合默契。意见偶尔有分歧,但我们都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所以会相互学习,共同把开发区的工作推进好。”
张晓东微微眯起眼睛,带着洞悉一切的神情:“她本可以选择去条件更优越的地方挂职,最后却来了咱们县,来了开发区,这背后,就没有一点感情方面的考虑?”
我轻轻叹了口气,引用起《诗经》里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说罢,我无奈地摇了摇头,“我关宏军不过一介平凡之人,哪敢对高不可攀的她心存非分之想。”
张晓东听后,轻轻拍了拍我的手背,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宏军,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
这时,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郑淑娟忍不住插话:“感情这回事,哪能因为家庭背景、地位差距,说放下就放下呢?晓东,你当年不也是个没背景的穷小子吗?我爸也没因此阻拦我们啊。”
我知道,当年张晓东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省委工作,那时郑淑娟的父亲正担任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处长。正是郑淑娟的父亲率先留意到张晓东,觉得这年轻人前途无量,便安排他人从中牵线搭桥,成就了张晓东与郑淑娟这段姻缘。
张晓东无奈地看了一眼郑淑娟,耐心解释:“这情况不一样。时代变了,而且宏军有过两段婚姻,还有两个孩子,年龄上又比小沈大了五六岁 ,他们俩之间的阻碍,可不止家庭背景这一项。”
我实在不想再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下去,毕竟在当下,事业于我而言才是重中之重,感情生活早已被我搁置一旁,变得无足轻重。我实在抽不出精力去应付那些风花雪月的事。
于是,我迅速转移话题:“林蕈的地产公司眼下资金紧张,陷入困境,你觉得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帮他们纾困?”
张晓东听后,认真地回答道:“在我离任之前,肯定会帮着解决这个问题。我已经和县农行、建行打过招呼了,年后就会抓紧落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