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飞蛾扑飞的诱饵(八)(2 / 4)
事交给我吧,我帮你直接从农民手里购买一些土特产,这份情意的份量就足够了。”
我向她表达完感激之情后,便开口询问道:“我听说,你把手中的资金都借给了林蕈,是吗?”
她闻言露出惊讶的神色,反问:“你是从哪里得知这个消息的?”
我微微一笑,回答道:“消息的来源你无需过问,关键是你把钱借给了林蕈,而她又转手将这些钱借给了于志明。关于于志明这个人以及他所经营的公司业务,你究竟了解多少呢?”
她轻描淡写道:“我为什么要深入了解他和他的公司业务呢?我只需信任林蕈就足够了。”
我闻言,不禁有些忧虑:“我当然明白你们姐妹情深似海,但在许多事情上,我看还是需要多留一个心眼。我总感觉这个于志明身上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恐怕就连林蕈也未必全然知晓。如此贸然地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他身上,风险着实不小啊。”
刘芸闻言,沉默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而,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坚定地说:“我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些,但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我的干舅舅——也就是林蕈的父亲大力相助。我绝不能做一个忘恩负义之人。”
我见她心意已决,一两句话难以撼动,便准备告辞。
就在这时,她突然凑近我,压低声音问道:“你有没有听说,最近坊间都在流传张晓东和王雁书关系暧昧的谣言?说得跟真的一样,有鼻子有眼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气愤地反驳道:“你是从哪里听来的这些无稽之谈?”
她抿了一口茶,回答道:“是来我这用餐的客人们闲聊时,被我不小心听到的。”
我闻言,神色更加严肃:“别再去传播这些无聊至极的谣言了。这显然是别有用心之人在制造事端,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张晓东和王雁书都不是那种人,就算王雁书真的和别的男人关系不明,那也应该是我。”
话音刚落,她猛地拿起茶杯盖作势要砸向我,嘴里还骂着:“你这个臭流氓,还真是……”
2007年2月初的一天,我接到了王雁书的电话。她告诉我,组织部已经与她进行了交流,主要议题是征求她对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候选人的推荐意见。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她坚定地推荐了我,并且细心地提醒我,要为即将来临的组织部门在开发区的民主测评做好充分准备。
这一切其实都在我的预想之内,之前县委书记刘克己与我的那次谈话,已经让我隐约感觉到,距离我正式转为正职的时间应该不会太久了。
尽管如此,我依旧不敢马虎大意,特意安排了几次聚餐:一次是在机关食堂与开发区管委会的全体同仁聚餐,名义是要过年了大家在一起喝喝酒,乐呵乐呵,实际就是在拉拢人心;另外,我还私下里组织了两次小范围的聚会,与班子中的几位核心成员深入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与需求,并尽力解决他们所能遇到的问题与诉求。
我深知,尽管民主测评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被视为一种例行公事,但其结果却非同小可。一旦同意率未能达到八成以上,不仅我的转正之路将化为泡影,更可能让我在全县官场中沦为笑柄,声誉受损。因此,我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个细节,力求万无一失。
我私下与办公室主任熊季飞进行了沟通,他迅速领悟了我的意图,并立即行动起来,逐一与相关人员做工作,以确保一切顺利进行,不留任何疏漏。
没过多久,组织部一科的田科长便莅临开发区,正式启动了民主测评的程序。他与开发区的领导班子成员、同事们以及服务对象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