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相濡以沫的再婚(九)(3 / 4)

加入书签

这里面关系很复杂。既然你想趟这个混水,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我用感激的目光看了看他,但把我的想法说了出来:“越界开采不但但是章伟堂和郑桐两家煤矿的事,全镇很多相邻的煤矿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有点不成熟的想法,我草拟了一份文件,想从管理体制上解决这个事。”

说完我就拿出公文包里的那份《建议》,随手递给了他。

他接过去迅速的浏览了一遍,然后对我说:“写得很好,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你准备递交给县政府?”

我点点头。

他则摇摇头,对我说道:“县政府份量不够,想解决这件事还得从市里入手。”

我无奈地说:“我也知道从咱们县里解决这件事有难度,县国土资源局、煤炭局上面对应着市里的主管局,市里不调整职责分工,县里也不能自己另搞一套。但怎么从市级层面解决问题我没有切入口。”

他微笑着对我说:“关于这件事,我认为我们需要分两步来推进。首先,我们要将这份《建议》转化为《议案》,从权力机关的角度出发,促使市政府对此事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其次,我会去拜访一下老领导,他现在担任市里分管工交的副市长,请他在这件事上也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我当然清楚他口中的老领导正是指那位刚从县委书记岗位上晋升为副市长的徐光明。

张卫国的这一设想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深知这极大地提升了这份《建议》从文字转化为实际决策的可能性。我不禁激动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满怀欣喜地说:“那简直太棒了!这件事就全靠张镇长来推动落实了。”

他缓缓说道:“宏军啊,利用个人关系来推动工作开展,这并不算是什么稀奇事。关键在于,我们要怀揣一颗公正无私的心,确保自己的行为无愧于心就好。”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突然问道:“我听闻你和新上任的张县长是老关系了,是真的吗?”

绕了一圈,这句话才是点睛之笔。

既然似友非敌,我也不想隐瞒,便回答道:“我在省行政学院学习期间,张县长当时是省委组织部培训处副处长,给我们讲了几节课。因为比较投缘,就建立了私谊。没想到他能来咱们县当县长。”

他平淡地说了一句:“很好。”

我知道他的心里一定不会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

分享或者说利用彼此的人脉共同成就,这成了我和他心照不宣的想法。

这就是全世界唯一不二的共同游戏规则。

周五刚从镇里出发,王雁书的电话就打到我手机上。她邀我晚上在酒店小聚一下,我找借口推辞。她在话筒那边气哄哄地说:“关宏军,现在不在我手下混了,请你吃个饭也不给面子。实话告诉你,是我们家的许校长想找个机会跟你聊一聊,他对你上次提起的汽车配件产业经济带的事上头了,对你的想法赞不绝口,还撰写了一份具体的可行性报告。说吧,你到底来还是不来?“

我当然没有理由拒绝。

出乎我意料的是除了许绍嘉夫妻二人外,还有县煤炭局王局长,他的大名叫王福生。

略作寒暄,许校长开了杯,对我进行了一番赤裸裸地夸赞,弄得我脸有些发烫,实在是不适应这种吹捧。

两杯酒下肚,我开始有些晕晕乎乎,也就放松了戒备,喋喋不休地和他探讨起了产业经济带的事。借着酒劲,我和他越谈越兴奋,都有了挥斥方遒的豪气。

我们俩个谈得正欢,王雁书欲言又止,不停地用眼神示意自己老公。

许绍嘉会意,调转了话题,拍着我的手背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