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武功心脉.茫茫生死.我为光明故.焚心若火焰(2 / 8)
有光明!因为心中有盏照亮前途的灯,指引前行,再无忧愁!
清心知道袁承天不比寻常人,内心有远大前程,奈何时不与我,也许只有罢手,相忘于江湖。她忽见袁承天长长叹了囗气,便问他为何忧愁?袁承天望着远处破碎山河说道:“清心你说世间一日死去多少人?又生出多少人?”清心道:“出生入死,世之常情!这又有什么分别么?”袁承天道:“我想世上之人有碌碌无为,空活百人,有人英年早逝,却是封狼居胥,其祭告汉军阵亡将士,可说是从古未有!”清心知道袁大哥口中所说这位击败北方强领匈奴的汉家将领乃是不世出的少年英雄霍去病——十七岁领兵出征,二十三岁英年早逝,可说这位天之骄子如果不是早早而逝,只怕西汉疆域几达北海,只是天不佑人,以至汉朝年年被匈奴侵拢,不能一劳永逸!当时汉武大帝也是为其旌表,封其后族,极尽恩典!
清心见他说的郑重,知道睹物思情,又触发他的壮怀激烈的念头!她轻轻摆弄衣襟,轻声说道:“袁大哥,军国大事不是你我所能左右,为何不可以放下,咱们一起远走天涯,不再顾恋红尘?”袁承天见她说得郑重,可是他内心依旧无法接纳于她,因为在他的固有认知中世俗礼教终究是不可逾越的界线!虽然他内心是执念,可是他的执着放不下,虽然清心可以不在乎,但是他不能够,因为世俗的无形枷锁将世人完全束缚起来,没有挣扎的理由,似乎只有坐地为牢,再也不可以挣脱这世俗。这也许是他为人处事的原则,他不管别人如何行事,他只照自己的想法去作,不管世俗如何看他!
袁承天见清心犹不肯罢休的样子,心想我怎么可以一走了之,现在还有袁门几位元老被有司衙门所羁押,可说生死未卜,我怎么可以置之不理?那又岂是我袁承天所为?清心岂有猜不透他的心思,知道袁大哥侠肝义胆,急人所难,要他放手不管几乎是做不到。她本来想此次见到袁承天可以晓之于理,动之于情,让他可以放下袁门事业,二人携手忘情于江湖,不再过问世上荣辱!可是现在看来袁承天似乎不愿于自己双宿双飞,一心只念着他们的袁门,对自己似乎并不十分在意——其实不是的,他的内心是充满着眷恋,可是怎么能以私废公?袁门元老可是袁门的股肱之臣,于袁门有功,而且遭难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置身事外!
清心见袁承天心意已决,自己再多的言语也是无用,只有黯然失神。她起身看了看那低弦的月,又见袁承天神情之中又有十分的落寞,知道他定是下了大决心,否则也不会十分痛苦!
袁承天见她要去,心中亦是万千苦痛一起迸发,不知道她去往何方?清心见袁承天再无留恋自己之意,知道他依旧以袁门为要,至于自己只是末节,并不十分主重,似乎自己在他心中可有可无的存在!岂难道一开始便注定他们今生不可以在一起?难道要他们余生都在思念中过活?要他们苦苦捱那苦时光?要他们一生的思念都在回忆中难以自拔?
风吹散她的发,遮住了失神的眼眸,无力地看着远方!原来人世间最苦不是辗转苦难中,而是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世上再无一人可以完全置身世外!也许此生不过悠悠大梦一场!谁人可参透?谁人可逃离这罪恶的渊薮?
袁承天心亦是乱的很,不知为何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口,只有乜呆呆看这清心郁郁而去!忽然心中起了一个怪念头:如果当初不相逢?哪来这千头万绪的愁苦?正是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种滋味在心头。他本意上前欲挽留清心,可是也不知为何双脚却似钉在地上,丝毫动弹不得,心中的那个想法却无力驱动他前去,也许一切都是虚枉,一切皆是幻象,犹如世上荣华富贵都如云烟一般逝去,只有人的侠名留在世上传说!
清心见袁承天再无出言相留,亦是神伤不已,狠下决心离开此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