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潜龙勿用.袁门子弟.太后临政.亢龙有悔(6 / 8)

加入书签

,所以便将生死置之度外,除了生死天下无事不可为!想起当年明亡清兴之时多少英雄好汉,为了天下而前仆后继,不畏生死,只为大义在人间。此时四人联手,心意相通,面对危境,毫无畏惧想起前人所说:大义真当以死争!虽然危险无处不在,而且余光又见到众人弓箭上弦,大有蓄势待发之势,可说已是生死关头,不知何时远处竟传来有人吟诵之声: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众人都是一惊,因为这诗分明是当年袁督师临刑之前所作之诗,道尽了一生的悲凉与无奈,分明是眼见河山毁于一旦,从此沦为腥膻,能不泪流如倾!是英雄不得志而抒,是英雄无力回天之慷慨激昂大义,是英雄陌路,再难镇守辽东,抗击后金的悲怆!百年以降,尤为凛凛生威,盖自古英雄都是如此,也是无可奈何!是天意乎?是人为乎?亦或是天数,皆不可尽知!

嘉庆皇帝一惊,便是恭慈太后也是愕然,因为声音于这噪杂无章的时候传来,而且字字细致入微可见其武功深厚,非是泛泛之辈,所以众人无人惊愕,想见其人!

傅传书手中长剑不停,招招招呼着四位袁门堂主,也无力分心去看什么大胆之极,于大内禁宫无所顾忌,吟歌长声!便在众人懵懂惊异间,只见黑夜之中有三个黑衣人联袂而来,刀光闪现之处已将外围兵士斩倒一边。只见他们三人,一人使剑、一人使短棒、而另一人则使腰刀。三人于腾展挪移之间又杀死了不少清兵,一时杀声喊天。这时大内四大高手铁丹青、文浩然、赵长沙、阿林保四人再不难坐视不管,先前他们之所以不去相助这傅传书,一则太后和皇帝并未允可,尤其恭慈太后似乎要着实看一下这傅传书的真实本领倒底如何?二则见这傅传书似乎也有意卖弄武功,人前显能,所以不便出手,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位九门提督大人虽然年纪不大,性格却是傲然,眼中无人的样子,在他看来天下英雄除了他再无他人!众人心中也多少对心生厌恶,所以并不插手要他认栽。

只是此时忽然有人杀入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因为这三个黑衣人出手既是凶猛霸道全然不讲江湖规矩,而且他们直朝着太后和皇帝的方向杀去,似乎意在二人,这可是忤逆大罪,岂能让他们得逞,所以四人见皇帝授意便跃身而出,以为应付。他们虽为大内四大高手,因为是卫护皇帝所以出入宫掖不允许携带兵刃以防忽然发难,所以他们是不能随行带兵刃的,今日出手只有便宜行事,从近身的兵士手中取了长枪向那三人杀去。

此时隆庆门左近已是杀声大起,虽然清兵众多,但是一时对袁门四大堂主也奈何不得,因为这四人都是武功非是泛泛之辈,否则也难以胜任这堂主之位,再者今日身入禁城大内便笃定必死之心,并未打算活出去,只是他们四人只顾厮杀,却不知他们的少主已被那位清心格格带出了禁城;他们却在厮杀!

铁丹青手舞长枪,文浩然、赵长沙和阿林保三人则从兵士手中取过三柄长刀和铁丹青一起杀向这忽然闯入禁宫的亡命之徒。只是这三人也并非泛泛之辈,所以并不容易对付。可是此时恭慈太后早已失去耐性,低声喝令弓箭手向这三人射去,只是七人正在缠斗,弓箭乱射之间不免有失偏颇,不能完全射中敌人,所以不免伤及到正自围拢的兵士身上,又是一阵骚动,有士兵将中箭身亡的人搭下去,地上留下鲜血淋漓,一时腥膻,让人有些中者欲呕的感觉;只是这位恭慈太后却是意志坚强,不为眼前的凄惨所慑,反而要亲自坐镇,要将他们统同拿下,一并治罪。

傅传书见一时不能拿下这袁门四堂主,心想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索性使出杀招,否则只怕时间久了他们又多杀无辜,这位太后定然要勃然大怒,定以为我这九门提督名不副实,到那时只怕……他不敢再想下去,因为自己这九门提督之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