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潜龙勿用.袁门子弟.太后临政.亢龙有悔(2 / 8)
乎听起来玄之又玄,可是又确实是真实的,因为师父从来不妄言,是知行合一,超然物外之人,所以完全可信;而且据传这剑诀有摄人魂魄,拘人九幽的法术,亦可以于无形之间取人性命,端的厉害,正因为此种原因,所以师父从不授于门中弟子,秘而不宣;所以昆仑派弟子只闻其名,未见其剑诀,私下还以为师父故弄玄虚,以示高深。今日得见大师兄掐剑诀施为,心中不免生了隐忧,可是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因为大敌当先,有死而矣,再无后退可言!所以只有打起十二精神,因为今日不单是他,身后还有四大堂主。自己死不打紧,可不连累他们,还有数十万之众的袁门弟子,他们个个都是尽忠为国的好儿郎,岂能让他们群龙无首?所以今日只有全力以赴,只许胜不许败,所以他便伺机觑准时机要一发制人!
傅传书掌中轩辕神剑分心便刺袁承天小腹,想要一剑毙命。袁承天虽此时手中有剑——却是世上再寻常不过的青钢剑,似乎无可交锋,因为这轩辕神剑可是为世不出的神兵利器,剑过之处寸草不生,厉害非凡。可是袁承天却不气妥,因为有担当,生死何惧,有时人在非常之时便会无所畏惧,因为世上之事正是大义真当以死争,所以多有人悍不畏死!
剑气迫得周遭之人都连连后退。袁承天却是持青钢剑迎难而上,心想今日我要重夺回本来属于自己的轩辕神剑,不能让它落于心术不正之人手中,为非作歹。
傅传书见袁师弟并不躲闪,反而持一柄再寻常不过的青钢剑迎敌,心想:袁师弟你焉也托大,以为我不敢杀你?那么你可太自以为是?今日咱们情份已尽,没有同门之谊,只有各为其主!谁教你身为袁门少主偏偏倔强,不识时务,以至有今日之厄,这又怨得谁来?
两剑相交,只听得呛然有声。袁承天手中青钢剑断为数截,因为这青钢只是寻常之剑,自然不能与轩辕神剑争一日长短。袁承天为之骇然,闪身要躲。可是傅传书岂能由他作为,长剑随既跟至,唰唰几剑竟将袁承天的衣服刺穿几个破洞。袁承天跃身避过,否则剑及履及不免有性命之忧!
他这几下兔起鹘落,也只是旋踵之间的事。众人已看得眼花缭乱,因为高手过招有时便是一招制敌机先,所以惊叹之余又是钦佩二人的身手。袁承天脚刚沾地。傅传书又是剑及履及,如影随形长剑一指,中宫直进,径刺前胸,毫不留情。眼前长剑便要洞穿其胸,忽然袁承天不见。众人都觉纳罕,只是奇怪人到那去了。
便在众人疑惑间,忽然一株大树轰然倒下,向着傅传书咂去。傅传书唰唰几剑竟将大树削断,可见其剑威力。树木纷飞中霍地跃出一人,正是袁承天——原来适才他见大师兄长剑袭来,自己已然避无可避便隐身于枯树之中,因为众人目眩之际自然没有注意到他这行为,还以为他有飞天遁地之能,实则这只是武学之中隐身术的障眼法,看似玄妙,实属寻常,只要武术超然之人只要及时观察物事便容易做到。
可是既使如此,没有敏捷的身手也是决然做不到的,所以胆识、武功、身手缺一不可,否则决难做到。嘉庆皇帝见了先惊后喜,于惊骇之后便自释然,心想袁兄弟好身手,武功非但未减退,反而精进了许多,可喜可贺。
傅传书见自己一招无功,心下不免气恼,心想今日但教你有所作为,我傅传书这九门提督也不用得做了。他念及于此,手腕一抖,“嗖嗖”几枚袖箭凭平而至。事出毫无征兆,便是袁承天也未料到大师兄会忽地发难,出此下流手段,可说有失身份。可是他傅传书可不管这么多,他只要袁师弟好看,别的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至于别人怎么看他,他也不在乎,反正自己已是这京畿之地的九门提督,除却皇帝和恭慈太后谁人敢说半个不字!只要太后、皇上垂青也就是人,至于别人如何看待也不那么重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