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龙入深渊.剑失人手.肝胆昆仑.计谋深远(3 / 7)
后代之表率!是故虽下洪荒,只是一时,所谓汉人虽也懦弱,终也复国!”他这一番言辞激烈,不可谓不慷慨激昂,似乎蹈于大义!
摄政王听他完此番言语,并不愠怒,反而轻蔑道:“是么?你以为你们袁门有本事反清复明?”袁承道:“事在人为!”摄政王听此拍案而起,道:“好一个事在人为?我今日便要看看你如何事在人事!”他以目示意,意思要永傅传书下场,因为他知道这傅传书和袁承同为昆仑派弟子,武功家数自然有相同之处,只是后来两个人各自行事,袁承领袖袁门联络下义士仁人,欲与朝廷一争长短,有着反清复明的心思;而他这位掌门大师兄则功名心重,想着是荣华富贵,所以他们虽为师兄弟,私下里却不对付,今日他示意傅传书与袁承过招,便是要瞧一瞧是他袁门少主厉害,还是我九门提督更胜一筹。余下众人自然明白他这心思。袁承和傅传书又何尝不知。其实以此时之能,这袁承非是傅传书之敌手,因为傅传书虽为师弟解去剑上之毒,但是亦卸去了他的内功心法,以非常手段封住他的经脉,不让内息流动,所以此时二人交手,傅传书自然胜出多些,而袁承殊无胜算。——其实摄政王也看出这位袁承脚下虚浮,似乎劲力不足,但是他今日便是要傅传书挫败他的锐气,打压他袁门的势力,因为一旦今日袁承武功不济,那么传扬出去,便是对袁门莫大的打击,这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袁承又岂看不出这位摄政王的心机,只是自己又不能回绝,那样徒然堕了表门声威,只有厮机出手将师兄制下,而又不能令他当众出乖露丑,否则非但他脸面无光,而且于昆仑派也是一种羞辱,毕竟他是掌门大师兄,他一人代表着昆仑派的声名,所以怎样才可以做到不偏不倚,因为中庸之道才是合乎理想的最佳选择!他虽如是想,傅传书恐怕却不这样想,因为他从来都视这位师弟为眼中钉,肉中刺,是妨碍他功成名就的绊脚石,所以大有除之后快,如果今次不是王爷有令,他断然不会为师弟解药,由他自生自灭!
郑萧萧见袁大哥神情不属,而且脚下不稳,便知定是他这位同门大师兄暗中做了手脚。可是明知是这么回事,又不可以破,因为自己只是局外人,无缘参于他们的事务,看来只有厮机救出袁大哥。
她再抬头,已见傅传书和袁承二人交手过拳。傅传书心想:师弟可别怪我手下无情,这是你迫我如此,我不得不为!谁教你不识时务,非要倔强,终落的如此下场,这又怪得谁来?他出手拳拳到肉,而且全力施为,全然不顾念旧情。
袁承见大师兄已然下了杀招,自己此时内息不是,想以内功心法只怕不成,只有别寻机会,只是这哪里一时半刻便自能够。傅传书见师兄出招挥拳总是力所不及,往往似是而非,透着力有不逮的样子,心想:师兄,你没想到吧!今日便是你的一败涂地之时!看你还想着民族大义,又是什么反清复明?
摄政王不知就里,自然不知道这傅传书卸去师弟的内息,所以便是有通彻地之能也发挥不出来。当他见到二人较艺,这袁承明显处处不如这位傅传书。他心中纳罕,世传这位袁门少主武功不在当今各教掌门之下,可是今日看来,却是徒有虚名。厅中众人见这位袁门少主武功如此不济,也都是纳罕,心想这不是他的真实本领,一定是暗中有人对他动了手脚,否则何至于……
便在众人犹疑之时,傅传书忽地拳变爪,正自施展“阴煞功”,一时满花厅不再是其乐融融,只见阴气煞煞,气氛变诡秘云起,仿佛空中有只噬人无形的手。众人都觉得胸中郁闷,呼息不得自由,便知这是一门邪派武功,只是一时不上名字来。袁承虽影乾坤一指”奈何体内内息不听使唤,难以随心所意,所以与这“阴煞功”相比便自相形见拙。出招往往不能直击要害,脚下虚浮,出手不听使唤,心中暗暗叫苦,却是无法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