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六和塔上.钱塘浩荡.剑指天南人不语.踏破山河犹未悔(4 / 7)

加入书签

负清心格格如那御风而行的仙子,因为他提气吸胸,将一身的真气运入膻中穴,然后游走四胶百骸,处处透着轻灵,在下落之时他左右张开身上衣衫,仿佛一只大蝙蝠,可以减少下坠之时,更兼他在下坠稍快之时便左足轻踩右脚,以期借力上升,减少下落的速度,如此左右换之,便将下落疾速减为缓慢,再胆大也不会孤身冒险,那样岂不累及二人性命?

塔下广场之上的越女剑派女子见袁承从六和塔一跃而下,人人也都是惊诧不已,料知与掌门起了纷争,否则也不会以身犯险,跃下高塔。塔上越女剑派掌门见这袁承逃出生,气得真打跌,因为轩辕神剑得而又失,又回到了袁承手中,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能不气人,所以一声呼哨传令塔上众弟子劫杀于他,决然不能让他走脱。袁承虽可从塔上一跃而下,而这位越女剑派的掌门人也无有川识,她还要一层一层下去,这样便慢了些。待到到了塔下广场,不见袁承踪影,也不见众女弟子,正迟疑间只见弟子们铩羽而归,是不敌袁承还是让他走脱了,请掌门惩罚。她气得柳眉倒竖,呛地一声拔出腰间长剑,本意发作,可是想想又送回鞘中,心想:这也怪不得她们,因为这袁承不是易与之辈,自己有时都耐何不了他,又况且她们。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道:“四下派人侦查,一有消息便来禀告,那时再拿他不还?不怕他上入地!”

韬光庵在北高峰之山麓,悬崖结屋,势如凌空,最为险峻。庵后有洞,洞旁则建有木楼,正对着钱塘江,这钱塘江之尽头便接通大海,古人每每于此扬帆出海,观那瀛洲之烟霞不灭之胜景,有时寻那海外仙山,欲求长生不老丹!这终究是虚枉之极,试问世上之人谁人不死?

这处所在寻常之人极难寻到。袁承此时正在为清心打通她体内紊乱的经脉,让它们回归正常。过了盏茶功夫,脉象平稳,在生死关口去了又来,只是目下她体力极是虚弱,不可再受惊扰,否则只怕有死无生。袁承知道这还不行,又去城中药铺抓药,只是问遍城中所有的药铺,也无徐长卿和胡王使者这两味中草药。这徐长卿又名石下长卿,生长于太山及陇西,三月采,而江南不常有,也许是此缘故,所以江南药铺少有;而那胡王使者,又名叫作独摇草,只所以得名,乃因为此草有风不摇,无风自动,所以叫做独摇草。生于雍州和陇西西安二地,二月采用,这些都是本草经上所载,这两味中草药是治疗清心体内的淤伤之草药必不可少,怎奈这杭州城中却偏偏没樱

袁承心想不对,药铺之中怎么会没有这两味中草药?实在让人生疑,莫不是越女剑派让城中所有药铺的这两味草药买去,要至清心格格于死地,也未可知。他便又向路人打探这越女剑派的所在,可是路人听了都是茫然失措,不知所以,看来这门派一向行事诡秘,不为人知,要找也非一时之功,可是目下清心却等不得,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找到这两这味草药,否则清心性命忧矣!

他百无聊赖地走在杭州城中青石大街,忽见有二名越女剑派女弟子仗剑向城西而去。他心中一喜,便悄悄地尾随。只见这两名弟子一路向山上而去,经过一片茶林,只是现在不是采茶时节,所以人迹罕到。袁承一路跟随,不觉登上山腰,这杭州的山势秀丽有余,险峻不足,难以与华山相提并论,更遑论昆仑山脉,更不在话下。

袁承再抬头见那二名弟子消失在一片竹林之中不见了,心想:看来越女剑派定在此处。他踏步入内,只见竹林寂寂无声,深处正有十几间大屋,里面隐隐传出有人话声音,正是那越女剑派的掌门人,只是离得远,听不真牵袁承欺身而近,伏在窗下,只听那掌门道:“水仙、青青你们二人务必将那徐长卿和胡王使者两味草药看好,那是最紧要的事情,上次被姓袁的子救走清心格格,只是我当时一时疏忽大意所致,非是武功不能,想我钟神秀身为越女剑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