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格局大变(2 / 6)
单向打到徐州。
而从第九路军突破的鬼子缺口上,在新乡方向撕开的口子上,五十万大军逐次形成一片锯齿防线,确保单向突破后勤补给线。
也就说,在鬼子的新乡防线上,不再需全线突破。
只需要单点突破拉出一条纵深线,吸引鬼子前来切断这条纵深线。
如果能全线突破鬼子的新乡防线那自然极好,可是,鬼子的新乡防线的混凝土工事是沁阳防线的两倍,兵力也是沁阳防线的两倍。
想要短时间突破这条防线,是没有可能的。
如果是正常的大决战,有足够的时间,那么可以用一个月,乃至三个月半年的时间,利用陆空轰炸逐步蚕食鬼子的新乡防线。
将五方军团的战损,降到最低。
但是给第七战场的不多了,计划赶不上变化,华中战场鬼子发了似的进攻,原本计划中三个月的华中战场,在鬼子的攻势下,最多只能坚持一个月。
而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
一个月,第七路军必须从济源打到徐州脚下。
换句话说,现在华夏方面也要发疯了。
哪怕是拼着伤亡率的被提高的代价,也要不惜一切代价在最短时间内打到徐州。
可是,从济源到徐州,直线距离四百二十公里,想要一个月内打进去,谈何容易。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便制定了挺进计划。
集结四个主力军强攻出一条不足十公里的单向防线。
先打进徐州,再从这十公里的单向防线向南攻占黄河北岸,向北拓宽单向防线四十公里,完成东出作战计划。
之所以这么着急,就是因为东出作战的唯一战略目标,就是围魏救赵。
围攻徐州,迫使鬼子从华中撤兵。
而且,围攻徐州鬼子是必须从华中撤兵的,这不是选择题,一旦攻占徐州鬼子若是不从华中撤兵,这是华夏方面很愿意见到的。
徐州,意味着江淮地区的核心控制,也意味着华中外包围圈和鬼子在华夏的大后方。
游击队对鬼子的大后方造不成多大的威胁。
但是,五方军团第七路军,不是游击军,而是攻城略地的主力部队,是要攻打主要交通枢纽和主要城池的主力军。
鬼子放弃徐州,便意味着放弃中原。
从北到南的这上千公里战线上,华夏方面的核心战略目的,就是把华中会战强势转变为徐州会战。
而就在第七战场再次开始调动之中,鲁苏战区,江淮战区等地,大规模的华夏军队也再一次开始集结。
在敌后的战斗部队,并没有向晋州集结,也没有向华中集结,而是在这段时间内集结整编战斗部队。
并在这场整编中,效仿五方军团三三制编制,将游击队,敌后武装队,南方行营的战斗部队,八路军的战斗部队,整编出了十四个集团军,九十八万的战斗部队。
唯一的缺陷,就是武器装备严重不足。
甚至不少集团军平均十个人才拥有一把枪。
本来就是敌后游击区,枪械严重不足,现在进行扩充整编,枪械就更加不足了。
不过。
就在东南军团整编结束之后。
空军司令部。
将所有的飞行员全部抽调了出来,临时组建出了一支由四百八十架运输机组成的远程空投部队。
向东南军团空投了一万吨枪支弹药。
嗡嗡嗡嗡嗡!
就在华北上空,空军司令部的战斗机铺天盖地的往返在淮北与五道口之间。
鬼子的战斗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