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凤栖枝(1 / 3)

加入书签

暮春的洛水泛着碎金,沈明玥踮脚够着垂落的紫藤花,绣着金线的裙摆扫过青石,惊起廊下栖着的白鸽。忽闻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不必回头也知是父亲又来查看课业。

\"当心摔着!\"沈将军铁铸般的手掌稳稳扶住女儿的腰,甲胄的冷意与掌心温度交织,恍若当年战场上执枪挥戈的将军,此刻只做护雏的慈父。沈夫人捧着书卷从绣房转出,腕间玉镯轻响:\"玥儿,今日的《女诫》抄完了?\"

\"早抄完啦!\"沈明玥轻盈落地,发间红缨结随着动作轻晃,\"女儿写了篇《府中双木赋》,爹爹是门前的苍松,娘亲是院里的梧桐!\"

沈将军与夫人相视一笑,女儿不知,院角那株老梧桐是他们成亲时亲手所植。数十载春秋,树影在朱墙上画过无数个圆,见证着沈家三口的晨昏。

及笄那年的上元夜,沈明玥在诗会上吟诵自己所作的七绝:\"红缨系甲映星河,烽火遥传尺素多。但许山河同日月,愿将心事付弦歌。\"当她在满堂喝彩中抬眸,望见父母在廊下紧握的手,父亲藏在铁甲后的指节微微发颤。

然而待嫁的愁绪总是不期而至。那日沈明玥对着铜镜簪花,镜中倒影却总浮现出巡防归来的萧景珩——那个总爱将缴获的异域香料藏在她袖中的少年将军。丫鬟在整理妆奁时,翻出暗格里藏着的半块虎符,边缘刻着细小的\"萧\"字。

\"玥儿,为娘像你这般年纪时,也遇见过心动的人。\"沈夫人在女儿闺房落座,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但我与你爹爹约定,待他平定边疆,方以红缨为媒。\"

沈明玥咬着帕子不言语,案头新到的信笺还带着塞外的风沙。沈夫人轻叹,从檀木匣中取出一卷泛黄的诗稿,扉页是她与沈将军年轻时的画像。\"这是我及笄那年写的诗稿,你且看看。\"

褪色的纸页上,簪花小楷记录着那些炽热又酸涩的时光:\"今日他寄来军中捷报生辰时收到塞外的狼牙争吵后见他铠甲染血,心疼得彻夜难眠\"。沈明玥看得入神,忽见某页夹着半片干枯的梧桐叶,叶脉间用朱砂写着\"白首\"二字。

次日,沈明玥将虎符碎片递给母亲:\"娘,女儿与萧郎说了,待他班师回朝,再共赏长安花。他说要与我同护这万里山河!\"

三年后,边关大捷。萧景珩骑着踏雪白马,捧着沾血的红缨枪来到沈府门前。沈明玥身披嫁衣步出,发间红缨结与他枪头的缨络交相辉映。高堂之上,沈将军将女儿的手郑重交予萧景珩,铁甲与红绸相触的瞬间,恍若当年战场上并肩杀敌的默契重现。

洞房花烛夜,萧景珩为妻卸下凤冠,忽见她发间藏着半片梧桐叶:\"原来你一直收着?\"沈明玥轻笑,将梧桐叶与他枪上的红缨系在一起:\"这是我们的信物,也是父母的故事。\"

多年后,已身为世子妃的沈明玥在梧桐树下教幼子读书。斜阳穿过枝叶,在幼子的红缨帽上投下斑驳光影。她指着书上的《长干行》,轻声道:\"从前啊,有两株树,一株守着山河,一株候着归人,最后长成了永不分离的连理枝。\"

秋风掠过沈府新植的小梧桐林,七岁的萧砚之蹲在树下,红缨束发绳垂在青布衫上,正小心翼翼地用树枝拨弄野莓藤蔓。忽听得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他头也不回地喊:\"祖母又来寻我啦!\"

沈明玥笑着拎起孙儿,野莓汁液在他袖口晕开紫色痕迹:\"瞧瞧,这模样倒像极了你父亲幼时偷摘野果的样子。\"说话间,萧景珩披着晚霞归来,银甲上还沾着训练场的尘土,却变魔术般从身后掏出一串西域进贡的葡萄。

\"祖父!\"萧砚之欢呼着扑过去,发间红缨扫过萧景珩的战甲。沈明玥望着这一幕,恍惚又回到二十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