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的陷阱(2 / 5)
p; 国家超算中心,首席科学家赵院士在连续工作数十小时后,于休息室的沙发上小憩片刻,却陷入一个无比真实的噩梦。梦中,他呕心沥血主导的“下一代灵能矩阵”项目,在最终测试时毫无征兆地全面崩溃,所有数据湮灭,团队成员脸上写满了绝望与指责。他惊醒过来,冷汗浸透衣衫,心中莫名萦绕着一股“无论多么努力,最终都会失败”的沉重预感,连续数日无法集中精神。
某生物工程实验室,年轻的研究员李静在实验间隙恍惚看到幻象:她正在攻关的基因稳定剂,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了恐怖的连锁变异反应…幻象转瞬即逝,却在她心中种下了对研究方向的深刻怀疑与恐惧。
决策层的迷雾:
经济战略智库的几位核心专家,在同一天晚上,都不同程度地“感知”到一份关于“全球经济将在三个月内发生结构性崩塌,任何调控手段都将无效”的“未来报告片段”。尽管理性告诉他们这毫无依据,但那种仿佛亲历过的真实感,让他们的决策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丝迟疑与保守。
一位负责区域协调的高级官员,在审阅一份重要发展规划时,脑海中突然不受控制地浮现出该计划推行后,引发大规模社会矛盾、民怨沸腾的景象,导致他下意识地想将计划束之高阁。
社会层面的低语:
一种莫名的、缺乏具体指向的“未来悲观论”开始在网络上悄然弥漫。“努力有什么用?反正结局早已注定”、“大势不可逆,个人奋斗只是笑话”…类似的低语如同幽灵,在部分青年群体的社交圈中徘徊,消磨着他们的锐气与希望。
这些并非实体的攻击,而是直接作用于心灵层面,针对“可能性”与“希望”本身的毒药。它们的目的,是塑造一种“宿命难违”的集体潜意识,从根本上扼杀东方文明最引以为傲的主观能动性与人定胜天的信念。
就在这无形的命运枷锁开始收紧,试图将无数充满潜力的未来收束向灰暗的终点时,指挥中心内,两股磅礴而玄奥的“理”轰然降临。
一位,羽扇纶巾,身姿潇洒,面容清俊而目光深邃如星海,正是智慧的化身,精通奇门遁甲、善察天机人事的诸葛亮。
另一位,身着宋代儒服,气质温润如玉,却又带着洞悉宇宙规律的睿智,他手中托着一卷《皇极经世书》的虚影,乃是北宋理学与象数学的集大成者——邵雍。
两位英灵显化的瞬间,便已明了当前危机的本质。
诸葛亮手中羽扇轻摇,神色平静无波:“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彼欲以定数困我,却不知我华夏之道,贵在知变、通变、应变。”
邵雍颔首微笑,指尖在《皇极经世书》上轻轻划过:“先天之学,心法也。故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生乎心也。 命运如棋局,彼只见其固定之盘,未见弈者灵动之心。”
话音未落,两位英灵的力量已与“周天星斗推演系统”及覆盖全国的“心网”深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