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枝与铁荆棘(4 / 5)
nbsp; 他话语刚落,身前悬浮的《秦律》竹简便射出一道微光,在那金光卷轴的第一条后面,自动生成了一行细小的、却带着不可违背规则力量的东方篆文补充条款,将商鞅所言的核心限制,清晰地烙印其上。
雅典娜瞳孔微缩,对方反应之快,界定之精准,完全堵死了她最核心的试探路径。而且,那自动生成的补充条款,带着强烈的规则约束力,意味着一旦她同意,这条就将以如此形式定下,再无钻营空隙。
她按下心中的波澜,继续第二条:“第二条,技艺切磋。我们愿与贵方进行友好的技艺比试,包括锻造、建筑、航海、军事器械等领域。我们相信,智慧的碰撞能激发更璀璨的火花。”
这一条,意在试探东方的工艺技术水平,尤其是可能用于战争的“工巧”程度,并试图在切磋中摸清其技术原理。
这次,是墨子温和地接过了话头。他放下手中的机关鸟,那矩尺在他身前轻轻一转:“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墨家亦倡此道。然,技艺之用,在于利民,而非逞强斗狠。锻造可交流农具之坚,建筑可探讨民居之固,航海可共研风浪之御。至于军事器械……”他摇了摇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杀伐之器,有伤天和,非‘兼爱’之道,不在切磋之列。我辈工匠,当思以技止戈,而非以技助戮。”
他话语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原则性。直接将对方试图窥探军事技术的意图,化解于“非攻”的哲学理念之中,并反过来提出了更具建设性的民用技术交流方向。
雅典娜感到一阵无力。东方的应对,每一次都仿佛早已看穿他们的底牌,不仅精准防御,还能顺势将议题引导向对他们有利且无害的方向。
她深吸一口气,提出了第三条,也是最具迷惑性的一条:“第三条,文化交流与信仰互鉴。我们愿邀请贵方的文化艺术团体前往神域演出,展示东方的瑰丽。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向贵方的人民,介绍我们璀璨的神话与哲学思想,促进心灵层面的理解。”
这一条,看似最为无害,甚至充满善意。但背后隐藏的,是西方最擅长的“信仰传播”与“文化同化”的触角。他们渴望了解东方的文化弱点,并试图用自身的神话体系,去影响甚至覆盖东方的思想根基。
一直微笑旁听的太白金星,此时拂尘轻摆,呵呵一笑:“文化交流,歌舞升平,自然是美事一桩。我华夏地大物博,诸子百家,戏曲杂耍,尽可前往,让域外友人也领略一番天朝上国之风采。至于信仰互鉴嘛……”
他顿了顿,笑容依旧和煦,眼神却深邃如星空:“我东方之地,敬天法祖,包容并蓄。百姓心中有杆秤,信的是‘人在做,天在看’,拜的是‘祖宗保佑’,求的是‘国泰民安’。道观寺庙,香火鼎盛,然信道信佛,终是求个心安理得,明心见性。外来的菩萨也好,神主也罢,若能劝人向善,自然可得一席之地,受些香火。但若想……”
太白金星的目光看似无意地扫过雅典娜,依旧带笑,语气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份量:“……越俎代庖,妄图凌驾于天道伦常之上,只怕是水土不服,徒劳无功矣。”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