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枝与铁荆棘(2 / 5)

加入书签

引导与接待。我们要让这位智慧女神亲眼看看,东方的‘规则’与‘智慧’,与她所理解的,有何不同。”

    命令下达,理事会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东方的回应,同样以符合宇宙礼仪的方式传递了出去。没有胜利者的倨傲,只有平静的接纳与一份写着“规则之殿”坐标的邀请函。

    这是一次看似平和的转折,但所有人都明白,谈判桌,将是另一个不见硝烟,却同样关乎文明气运与未来的战场。

    橄榄枝已然递出,但东方,早已在枝干之下,布下了守护自身“道统”的、无形的铁荆棘。

    规则之殿,悬浮于虚空与现实的缝隙之中。它并非由砖石砌成,而是由无数流动着金色光芒的古老篆文、律法条文以及几何理形结构交织构筑。殿堂宏伟而肃穆,踏入其中,便能感受到一种“言出必行”、“法理如山”的沉重压力,仿佛每一寸空间都在无声地审视着进入者的内心。

    当智慧女神雅典娜,在太白金星平和引导下,步入这座殿堂时,她那双被誉为能洞察世间一切真相的灰色眼眸中,难以抑制地掠过一丝极致的震惊。

    她能感觉到,自己那引以为傲的、源自规则与智慧的神格,在这座殿堂中受到了某种更高层次“规则”的包容与压制。她就像一条汇入大海的溪流,虽然依旧独立,却必须遵循海洋的韵律。在这里,任何基于欺诈、诡辩或者恶意隐瞒的念头,刚刚升起,就会感到一种源自灵魂层面的警示与不适。

    “好可怕的殿堂……这并非神力强行构筑的领域,而是……无数理性精神与契约概念的凝聚体!”雅典娜心中凛然,对东方文明的评估再次无限拔高。能将虚无缥缈的“法理”与“诚信”具象化到如此程度,其文明对“秩序”和“道理”的理解,达到了何等匪夷所思的境界?

    殿堂中央,并非王座,而是一张巨大的、呈现完美圆形的石桌,象征着平等与循环。石桌旁,已经坐着两人。

    左边一位,身着黑色深衣,面容冷峻,目光锐利如刀,身前虚空悬浮着一卷散发着冰冷寒光的竹简虚影——《秦律》。他仅仅是坐在那里,就给人一种“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极致严明感。正是法家集大成者,商鞅的英灵。

    右边一位,身着粗布麻衣,手脚粗大,面容朴实却带着洞悉物性的睿智光芒。他手中把玩着几个精巧的木质机关构件,身前则漂浮着一把看似普通、却仿佛能丈量天地的矩尺。乃是墨家始祖,强调“兼爱”、“非攻”与“工匠精神”的墨子。

    太白金星将雅典娜引至圆桌旁的一个空位,微笑着介绍:“雅典娜女神,这位是商君,负责此次和谈的规则界定与契约条文;这位是墨子先生,负责技术交流与和平共处原则的探讨。老夫太白,忝为此次会谈的主持与见证。”

    没有仆从,没有仪仗,只有三位气质迥异,却同样深不可测的东方先贤。这份阵容,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告:东方,准备在你们最擅长的“规则”、“智慧”与“技艺”领域,与你们进行一场“友好”的交流。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