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的启示 - 动态系统的曙光(3 / 4)
p;‘边界与约束’ (比如物理规律,资源有限性,乃至……可能存在的某种更高层面的‘道’的运行法则)!这或许可以类比为……‘天命’中那看似不可违逆的‘天’的部分,是舞台的背景和基础规则!”
“但是!”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力量,“在这个系统和边界之内,存在着无数个 ‘输入变量’ !而这些变量,恰恰就是——‘德’!是‘人心’!是‘人事’!是每一个个体的选择,是每一个集体的努力,是文明整体在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智慧、勇气与韧性!”
模型随着他的阐述而动态变化。他模拟输入了一个代表“集体沉沦、放弃抗争”的负面变量,系统的演化轨迹迅速滑向数个代表着“衰败”或“终结”的吸引子。
紧接着,他又输入了一个代表“众志成城、砥砺前行”的正面变量(他将这个参数临时命名为“文明主观能动性系数”),并且调整了输入的强度和时机(对应“把握时机”、“顺应大势”)。奇迹般的,系统的演化轨迹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原本指向“终结”的路径被削弱,新的、代表着“延续”、“复兴”甚至“升华”的可能性路径被激发出来,虽然依旧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希望已然诞生!
“这不是迷信!这是最朴素、最深邃的系统论和控制论思想!”陈远激动得满脸通红,转向林璇,眼中闪烁着如同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推背图》展示的,不是一个预设的结局,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概率云!它告诉我们,未来并非注定,而是由一个无数变量相互作用构成的、动态的系统状态!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整个文明,都是这个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活跃变量!我们的‘输入’,我们的‘作为’,我们心中的‘德’与‘志’,真真切切地影响着系统演化的方向,决定着我们会走向无数可能未来中的哪一个!”
他脑海中之前与“宿命”产生共鸣的那些科学概念,此刻在新的认知框架下,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热寂?没错,熵增定律在孤立系统下或许指向热寂!但谁又能断言,我们所在的宇宙就是一个绝对的孤立系统?谁又能断言,文明,这宇宙中诞生的最伟大的‘负熵’集合体,在其漫长的发展中,不能找到局部逆转熵增、甚至影响更大范围系统状态的方法?生命和文明本身,就是对熵增的对抗!我们的存在,我们的奋斗,就是这对抗最鲜明的旗帜!”
“奥丁的‘诸神黄昏’,是将自己和他人都视为了这动态系统中被动的、无法改变自身轨迹的组成部分,所以他们是悲观的、是绝望的!因为他们放弃了自身作为‘变量’的能动性!”陈远的声音如同洪钟,响彻在沉寂的总控中心,“而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智慧,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我’,就是改变系统走向的关键‘输入’! 我们的体系是乐观的、是动态的、是充满无限生机与可能的!因为我们相信**‘人’的力量,相信‘德’能转‘运’,相信‘命’由‘我’立!”
这一刻,陈远不仅克服了自身的理性困境,更完成了一次思想上的巨大飞跃。他将古老的东方智慧,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和升华,为绝望中的昆仑,找到了一条可以依循的、充满希望的理论路径。
他不再感到冰冷和无力。一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