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平夷之策(3 / 4)

加入书签

侃侃而言道:"今单于来归,实为一件大喜事,但孤却心尤未足……"说着,盯着呼厨泉不语.

呼厨泉笑道:"未知大王未足之事为何?"

赵信适才不接着说下去,正是要等着呼厨泉接口,闻言,笑道:"亦不过几件小事而已,若单于能依从,则孤心满意足矣!"

呼厨泉一笑道:"大王请说."

赵信便道:"难得单于如此豪气,既如此,孤试言来:'其一,单于所领南匈奴子民今后均需习我中国语言文字,匈奴之语言文字弃而不用……'"话还未说完,堂上众文武俱都变了颜色,谁都不曾想赵信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那呼厨泉更是听呆了,怎么也没想到亲自来朝会弄出这样的事来!不用赵信说下去,呼厨泉也可猜到赵信接下来地话必定骇人听闻已极.要匈奴人放弃他们的语言文字,改习中国语言文字,那日后匈奴还是匈奴么!日后还会有哪个口操中国话语的匈奴人会记得自己是匈奴人.思及匈奴往昔之强大,汉人畏之如虎,如今时势相易,赵信如此"戏弄",呼厨泉的怒气不可遏止地冒了上来,涨红了脸道:"大王适才所言莫非戏言乎?"

赵信闻言,立即改颜相向,伸手一抓,抓起一只酒杯,猛地往地上一摔,大怒道:"君无戏言,孤掌百万雄兵,一言九鼎,天下事尽在孤一言而决,岂曰出言相戏,真是岂有此理!"赵信这话也太直白了点,直说自己麾下有百万雄兵,以此威胁呼厨泉.

呼厨泉傻了眼了,忍气吞声却换来这样的结果,想着:"此时拍案而起地难道不应该是本单于么,怎么如今却颠倒着来!"

众文武心底都讶异着赵信今天是怎么了,怎会无缘无故说出这样的话来。又无缘无故发了这一大通火,正待出言相劝,只听赵信冷笑数声道:"呼厨泉,看来这第一条你就不肯答应了,是么!"语声之冷,仿佛令人置身冰窖中一般.

呼厨泉作为一国之主,被人欺成这个样子。也觉得实在太窝囊了,况且一旁还有他地臣子在侧。叫他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遂愤然而起道:"齐王欺人太甚,我南匈奴虽然国小力弱,亦有雄兵十余万,今日之事,若齐王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只怕本国这十万雄师不会答应!"与赵信适才之语针锋相对。不过十万比起百万来,相差不可以道理计.

似乎是火都发出来了,闻言,赵信反而冷静下来,平心静气的道:"既然此事不成,那么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有兵戎相见了,不过。呼厨泉,孤要告诉你一声,等孤引兵到来之日,可不会跟你客气,到时必将血洗南匈奴,杀个寸草不留!"

这话有如一计重锤击在呼厨泉心口。他知道,依赵信如今的实力,绝对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而且,听赵信适才地语气,他绝对不会说说就算了,言语间透出地霸气,让人不得不相信他所说地任何事!

"赵信,你如此行径,不怕为天下诸国所不耻么。不怕他们群起而攻之么?"

赵信冷笑道:"孤怕的谁来!"顿了一顿。复道:"两国交恶,你也不必留此了。速速离去吧,孤不会难为你地!"依赵信的个性,若留下呼厨泉有用的话,肯定会将他留下的,他可不管会不会因此而招来什么骂名,可将他留下了,南匈奴肯定会另立单于地,那留着他还有什么用,还不如大大方方的遣他回去为是.

呼厨泉一行人狼狈而行,出了长安,赵军也未来追,众人才松了口气.对于此次长安之行,呼厨泉心中是悔恨欲死,自怨自艾,怪自己无缘无故去朝什么朝,结果却惹出这般天大的祸事来,叫他回去又如何跟国中地百姓交代!

适才赵信在盛怒头上,众人不敢去谏,呼厨泉去后,赵信恢复了平常,众人正要出言相谏,赵信挥手示意道:"众卿且退,奉孝、文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