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引火自焚(3 / 4)

加入书签

不成?"

"王上。据吕布将军探得。当其率兵退出新野之时,敌军已在新野之南三十余里外。这新野小城就算伏有敌兵,又需瞒过我军耳目,又能伏有多少兵马,想要以此图谋我大军,只怕是痴人说梦吧!况且以曹操、孔明的精明,岂能算不到我大军今夜便可开到新野,在城中设伏只怕全然无济于事.就算我军失于大意中计,彼时敌方大军远在三十里之外,又能给我军造成多大点损失呢?"

赵信也就那么出口后他自己都觉得有点荒唐.经郭嘉这么一分析,赵信心中更加笃定了,暗笑自己实在有点多心了.话虽如此,但城中地暗藏的杀机却无从解释.对此,郭嘉、赵信二人是怎么也想不明白.以二人适才所见,城中多半伏有敌军,但依郭嘉的推断,联军又决不可能不自量力在城中伏下兵马.既然城都弃了,难道还想凭那点伏兵破敌不成,这显然不合常理.而且孔明、曹操如果真的在城中伏有兵马的话,那也未免太小觑赵信了吧,以他二人这段时间和赵信交手的经验,应该不会用这等浅薄的计谋.

伏兵皆因借势破敌,这"势"不外水火二途,赵信突地想起此事,正要出言,却听郭嘉抢先一步道:"火!"只简简单单一个"火"字,却将他心中所疑尽数道出.

赵信赞了一声道:"火需借风势,奉孝看今夜可会起风?"

二人一同出帐,只略看了看天,便证实了心中所疑.

大军既屯在城外,对于火又有什么好怕的,二人放心不少.才刚回帐坐定,赵信忽道:"不对!事情只怕并非你我二人推想地那般."

郭嘉惊问其故,赵信答道:"奉孝,若是你我来施此计。会不会将这新野城彻底弃了,引起敌方地怀疑?就算这新野再小,也能阻敌一时,又何必弃城而去,何况此举还会引起我方地怀疑!"赵信一下子就指出了问题地关键所在.郭嘉亦无言以对.

"奉孝,不若你我来推想一下,原本敌军足可凭新野城阻我大军一阻。得以从容退军,此刻却一反常理。弃守新野城,非是别有图谋,又是为何!这图谋除了阻挡追兵和破敌之外,别无第三种可能.但阻敌的可能却与弃守新野自相违背,以此看来,是不大可能的.剩下地就只有破敌一种可能了,但依双方现下的实力对比。孤认为,在一般情形下,曹刘联军绝难撼动我军,除非出现了非常之势,形势大大有利于曹刘联军,此事才有可能."

赵信这一番话又回到先前的火攻地推断,但这火攻推断却又与弃城之举矛盾,实在令人想不通.大概是孔明和曹操并未分兵殿后之事出了赵信和郭嘉意料之外。二人难免对新野这不合常理之事分外重视起来.

此时探子传回来的消息却是曹刘联军已在四十里开外.

帐中二人对视一眼,似乎都在为自己地多疑而感到好笑.赵信笑道:"奉孝,这或许只是他们的疑兵之计而已!"赵信这么一说,郭嘉也大感有此可能.

赵信正觉自己和郭嘉纯属少见多怪,疑心病太重,只听郭嘉突地击掌叫道:"庶几忘却一件大事."不等赵信发问。郭嘉接着又道:"王上,新野西面临水,大军屯于北门,一旦敌方掘动河水,我军危矣!"昔日大军在新野之北与曹刘联军相持,安营扎寨之时早已注意到了这点,今日提兵追敌,仓促间倒还真没防范到.而在赵信大军到来之前,吕布就已经在此安营扎寨了,这事要怪倒也怪不到赵信和郭嘉的头上.这不是水淹樊城的翻版么。可要是敌方在新野行此计策的话。新野满城百姓必遭其害,那孔明不用说。刘备难道能"狠"地下这个心么,要真出了这样地事,他日后还怎能标榜自己地仁义!

赵信虽然怀疑此事地可能性,但究竟有无可能只要察看一下河水的状况便知,倒无需费神去想,听了郭嘉之言后,便即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