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庐山面目(3 / 4)
上遣补之去说陈到也未必能成事."
赵信道:"元直莫忘了补之的身份!"
徐庶一愕,继而恍然大悟,以龙充的身份,十有**能说陈到"归降",但这样把陈到弄来,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么!又有什么用?
虽然龙充的身份已经赵信几经确认过了,但是徐庶还是为其而遗憾,以龙充之才,连郭嘉也免不了如此.
"王上,虽说补之地身份已定,可补之自归王上以来,未见他做过一件对王上大业不利的事,更没有通敌助敌之嫌,真不知他所为何来?"徐庶这话与其说是问赵信的,倒不如说他是在自己问自己,大概这话窝在他心底有些日子了,此时却一下子倒了出来.
赵信道:"这正是其高明之处,元直你也看到了,以其人之才,足以呼风唤雨,扭转乾坤,所谓不发则已,一发致命,安知其不是在等待最佳的时机?"
徐庶默然,赵信说的极是,像龙充这样的人,事情没有十成把握他是绝对不会轻举妄动的.
"王上是否知道他的真实身份?"郭嘉适时的cha了一句.赵信虽然有十足的把握断定龙充地真实身份,却从来没跟郭嘉、徐庶二人提过,这事想来也不足一提,所谓地真实身份不过是龙充的真名实姓而已,又有什么重要地!
"龙充龙补之想必是庞统庞士元的化名,此人应是襄阳人士,为刘备在新野之时所辟."既然郭嘉提起此事,赵信也就把自己的推断给道了出来.
"王上可是想在近期内解决补之的事么?"郭嘉不愧为赵信手下的第一谋士,从赵信提起龙充的身份那刻起就猜到赵信可能有这个意思.称呼习惯了,就算知道了龙充地真名实姓还是改不过来.至于赵信怎么知道龙充的真名实姓的。郭嘉没这个心思去猜测,作为人主,自然有其不为外人知晓的手段和秘密,郭嘉是深知这一点的,即便像赵信这样的明主也难免会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奉孝真是玲珑剔透之人,什么事也瞒不过奉孝."
赵信这么亲口一承认,等于是表明了他心中已有决定。那庞统地命运也就只在其一念之间了.其实以庞统之才,和孔明二人双剑合璧的话。未必不能与赵信一争高下.可那时刘备只有新野这弹丸之地,二人有才也是没处使.还自以为高瞻远瞩,把个惊世绝艳地奇才安排到赵信身边,想着有朝一日定能以此制赵信于死地.哪里知道赵信却能早早的识破其计谋,看出庞统的身份来.想当日,二人设想不可不为周全,在长沙替庞统捏造了个假身份不说。还让庞统折往北面去投赵信,为了怕人识出,庞统还狠下心来承受了黥面之刑,而二人又商定庞统归于赵信之后为免lou出马脚,就让庞统当作是真心的去投赵信,凡事都先为赵信考虑,以期能赢得赵信的信任和重用,寄望于将来关键之时一举制赵信于死命.哪里想到这样周全的布置还是被赵信识破了!而在邺城之时。赵信更是趁着庞统酒醉,一句话就将虚实给套了出来.这也不能说是庞统不警觉,赵信以有心算无心,lou出马脚也是必然的事.
当初在定计之时,孔明对此最为热心,其实庞统自己倒不是十分愿意.说实话。他当然希望是孔明去了,待在刘备身边运筹帷幄,日后成就万人景仰地功业,比起待在赵信身边战战兢兢,自然要来得畅快得多.可惜,孔明没有这个条件,一兄一弟在赵信身边不说,赵信属下还有人认得他,又怎能用计呢,只好是庞统去了.
喃喃念着庞统姓名的徐庶闻言一震道:"王上准备如何解决此事?"
赵信笑道:"正要与奉孝、元直商议此事."
在沮授一事上吃了一堑。赵信大概对庞统也不耐烦起来。虽然沮授不比庞统,而庞统也决难翻出赵信的"五指山"。但这事就这么拖下去也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