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风云再变(3 / 4)
首战将指挥下死命冲出重围得拖,其余死伤无数,余者皆为马腾兵马所擒.
张郃遣回来的人于路上碰见了败军,败绩已成,也没有多说的必要了.西凉兵却不会就此放过逃出来的这拨赵军,于路紧追不舍,直追到箕关附近,张郃得报引兵出关来接应,这才退去.
而就在张郃引兵出关接应败兵之时,关下守候已久的张绣、马休、马铁等人立即率兵猛攻箕关.贾诩早已料定关上闻知消息会引兵去救,故安排了张绣等人率兵趁机攻城,拿下箕关那就最好,就算拿不下箕关,也给赵军点厉害尝尝.
贾诩筹划周密,关上也是早有准备,先前预感不妙时,张郃便想到了到时西凉兵大有趁机叩关攻城的可能,令关上严加防备后,这才引兵去接应败兵.
双方都是有备而来,一方凭借兵力的优势,不恤兵力猛烈攻城,一方凭借坚城严阵以待,谨守关隘,一攻一守,关上的赵军守得严严实实地,让西凉兵每进一步都得付出相当的代价,关下的西凉兵则不惜一切代价的往关上攻去,不破关誓不罢休,战事胶着,你来我往,纠缠不休.
等张郃引兵回城,关下的西凉兵也得令收兵回营去了.
此番败绩,大部分原因乃是张郃疏忽造成的,非战之罪,自然也不能归罪于副将.一战折损了近万人马,这在赵军地战史上也是少有的.张郃领兵以来,尽心尽力用事,没想到一次疏忽就弄出这么大的纰漏来.这也是他领兵以来第一次大败,张郃到现在都有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折损了这么多兵马,不说士气大跌。战事不利,就是整个并州的战局也为这一战所牵动.教张郃又怎么跟赵信交代!尤其又是因为自己地疏忽一手造成的,张郃心中悔恨欲死,自责不已,甚至竟然闪出了以死谢罪的念头,若非他还要管领全州兵马,并州战事又是这般吃紧。这样的念头只怕会更炽呢!
悔恨归悔恨,张郃却是识大体的人。知道眼下的并州离不开他,不得不振作起来,应付往后地事.经此一败,关上满打满算不过万余兵马,想要寻机破敌是不大可能地了,能守住箕关张郃已经心满意足了.遂一边上书向赵信请罪加带告急,一边整顿兵马。谨守箕关.
领教过对方的厉害之后,张郃是越发小心谨慎起来.身在箕关,心却关注着整个并州.丢失了这一万兵马,西凉兵只需用两三万兵马将箕关地守兵拖在此地,却令其余兵马去取整个并州的话,其后果真是难以想象,当日兵败之后张郃就考虑到了这一点,这几日为此愁的整日坐立不安的.并州全境本就只有五万兵马。丢了一万,雁门郡守军一万五,箕关这里亦有万余人马,算起来,在其余各地守军加起来不超过两万,而且还是分散在各地的。万一马腾真的引兵北上的话,拿什么与之抗衡!考虑了一日,出于无奈,张郃急令各地守军集结上党,以拒马腾兵马,连晋阳地守军也被抽调了一大半.张郃这是孤注一掷了,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身处一方,心悬两地,张郃是进退两难.上党跟箕关同样重要,教他顾哪一个好。不管身在何地。总是为另外一地担心不已.箕关若失,马腾兵马南可以渡河与马超所部夹击洛阳。东可进兵河内,从而席卷中原;而上党一旦有失,北可取晋阳,与张燕夹击雁门郡,东可出壶关,袭略冀州,这两地的重要性还真的是不相上下,难以取舍.
张郃所料不差,贾诩是什么人,虽然先前议定了取箕关,如今虽大胜了一阵,关上的兵马却是只多不少,又有张郃亲自领军在此,短时间内想要袭破又谈何容易,此时当然是倾向于北进了.但北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箕关在侧后不拔,后路大受威胁,不可不防.最好是留一军于此,拖住关上守军,防护后路.但张郃又是赵信手下一员大将,纵观马腾麾下无人能是其敌手,但这么好的时机又决不能放弃,几番商议,最后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