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兵战凶危(3 / 4)

加入书签

往日唯一不同之处就是今日折损了更多兵马.

就在马腾率兵渡河袭并州之时马兄弟率十万雄兵也出了函谷关过弘农直逼洛阳.早有探马报入洛阳城中太史慈急聚众人商议.此时马腾出兵并州的消息尚未传出洛阳这边还以为西凉兵只有马这一路兵马犯境呢!

"大王在洛阳屯下十万重兵以拒马氏父子以将军统之.今马引兵十万来犯洛阳西凉兵马只善野战不善攻城洛阳城池坚固马又是将军手下败将欲取洛阳只怕是痴人说梦罢了.将军与大王于公为君臣于私为兄弟今大王委将军以如此重任将军当锐意自任为大王破敌.马此番所领十万兵马几为关中大半兵马只要袭破其军将成不世之功将军宜自图之."这是审配的声音前番马腾来犯被他和太史慈二人杀败抑郁而退事后赵信对二人是多有嘉奖.如今马这"手下败将"又引兵来犯怎能不教审配雄心勃勃的希冀再立一个大功呢!

当赵信将这十万兵马交与太史慈时曾吩咐他一切便宜行事战或守都由他做主只让他多听他人的建议不可刚愎自用.要说太史慈以往有点恃勇逞强的话手握十万雄兵之后反而战战兢兢的一步也不敢行错生怕辜负了赵信的期望.

看到太史慈的眼光扫来荀攸微笑道:"审正南之言是也人人皆以为大王在洛阳屯下十万重兵是为忌惮马氏父子之故殊不知大王对将军寄望甚深屯兵十万在此决不是单单为了保守洛阳!"

荀攸说的已经够清楚了赵信对太史慈的期望决不止守住洛阳这么简单否则就不会派荀攸等人过来了.

对荀攸的话陈登、审配二人是深以为然.大丈夫立世当建功立业太史慈立功的心其实比任何人都切只因身上的担子太过重大所以并不敢轻动.如今既然荀攸等人都这么说当即摩拳擦掌剑出鞘马备鞍专待马兵来.

马兵马在洛阳以西四十里处下寨.马腾、贾诩言犹在耳加上一个马岱又比较稳重马只率兵在此牵制洛阳的十万赵军故此并不急着出战.离城这么远下寨也是为了稳妥起见.

身为一军统帅统领十万大军却教马终日待在帐中等着实在有点为难马了.待了一日人就烦躁起来屡有进兵之意都被马岱好言劝住.其实马腾、贾诩也不是不许马动兵只是能多拖住敌军一日是一日.马兵到洛阳之时马腾兵马应该已经渡过河去与赵军开战了故此已经没有再掩护的必要了.只是贾诩深知赵信帐下能人甚多探得荀攸等也在洛阳知赵信对长安这边还是颇为忌惮的马虽勇却绝非荀攸、太史慈等人敌手尤其是敌方又有坚城为屏障.故一再吩咐马轻易不要出战.这十万兵马一旦有失马腾就算全取并州一境也是得不偿失.最好马能一直按兵不动直到马腾在并州取得相当的战果为止但马腾、贾诩也知道要马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所以并没有硬性确定不许马出战.而且并州战事一旦传到洛阳马这边势必要有所动作才能更好的拖住赵军.

太史慈等人十分奇怪马怎么变了性子一样敌军不来攻城主动出击往攻敌寨绝非上策马按兵不动城中也一样.没两日马腾进兵并州袭取河东的消息便传到了洛阳.太史慈等恍然大悟看来马一直稳守营寨就是在等这个消息.

收到这个消息太史慈面临着救与不救并州的抉择洛阳兵马离并州最近渡河往河东只需数日功夫.一面是马引雄兵在城外虎视眈眈一面是并州危急亟需待救要做出抉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就算兵去救并州有马兵马在一旁窥视渡河也要防范着马趁机而动.

城中众人正在就救援并州一事商议之时人报城西的西凉兵有所动作正整兵往洛阳而来.太史慈等急上城看视遥见远处扬起遮天尘土敌兵滚滚而来.城中早就做好了应战的准备.太史慈当下领人下城点起兵马出城以审配、荀攸、陈登三人守城.

兵马到得城外一字摆开太史慈银枪白马一身白袍立于旗下左吕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