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极限飞行的能力(2 / 4)
轨迹走向以及速度,关乎飞行路线规划的精准程度。
气温、风压的起伏变化,同样不容忽视。
它们相互作用,会催生出复杂多变的气流,进而对身体施加不同程度的升力与阻力。
稍有偏差,就可能陷入失控状态,距离目标越来越远。
因此,除了提前做好周全的估算,在真正飞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凭借着敏锐的感知与高超的技巧,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调整姿态,确保稳定性。
方诚沉浸于数据构成的世界里,全神贯注地计算着各项参数与变量。
这一回,相较于上次在山林里验证滞空能力时,难度无疑呈指数级攀升。
不仅飞行的距离远了数倍,周遭的环境更是险恶万分。
要知道,上一次用来做实验的陡坡仅仅才50多米的高度。
而这一次面对的,却是一座直插云雾之上的山峰,有着远超极限范围的190米高度。
这种高度,方诚从未尝试过,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毕竟,即使在永安岛挑战跳水极限的海岬,也不过100多米。
不过,这其中并非毫无有利条件。
比如更加强力的气流,足够的海拔落差,可以争取到更多的调整和滞空时间。
方诚准备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条件,再加上自己拥有的特殊技能,从中寻找到一条相对安全的飞行路线。
当然,在此之前,得先把飞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预想一遍。
随后,方诚就在记忆宫殿构建的“迷雾山模型”内,开始尝试各种极限挑战。
如同玩一款虚拟实境的飞行游戏,通过逼真的环境体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
一旦失败,便重新归位,调整参数再次出发。
这样连续尝试,不断复盘,查漏补缺。
每一次模拟演习,都无异于一次用生命去冒险换来的宝贵经验累积,为最终的实战筑牢根基。
在林楚翘等人眼里,方诚静静地站在悬崖边,似乎陷入沉思犹豫之中。
大伙都不敢贸然吭声,生怕打扰到他的思绪。
忽然,方诚眼眸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那是胸有成竹的表现。
经过十几次锲而不舍的尝试,他终于在错综复杂的数据与模拟实境中,找到了一条成功率最高的飞行路线,掌握面对各种变数的有效应对方式。
“你们等着我。”
方诚开口说道,声音沉稳坚定,带着一股令人情不自禁相信他的充沛力量。
随后在林楚翘等人关切的目光下,往后退着了约有数十米,直至背靠一处岩壁。
此时,其他团队的人见到这一幕,纷纷投来诧异与好奇的目光,小声地交头接耳,猜测方诚究竟想做什么。
其中有几人,正是之前在树林里参与争夺金奔巴瓶的幸存者。
他们心头依然有些发怵,不禁暗自往后退了几步,怀疑这位“人型凶兽”恐怕又有什么惊人的举动。
方诚对于四周投来的目光与议论声,毫不放在心上。
站定之后,不紧不慢地活动着脖颈和四肢。
关节处发出“咔咔”的爆响声,调整着身体状态,让每一块肌肉都得到充分的预热准备。
接着便屈膝半蹲,上身微微前倾,双臂以手撑地,摆出标准的短跑预备姿势。
整个身躯宛如拉满弦的弓,每一寸肌肉都蓄满了力量,随时准备弹射而出。
微微抬头之际,目光透过双臂,凝视着前方仿佛无尽深渊的黑暗。
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