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燕藩献利攀皇室,魏案埋线待时机(2 / 4)

加入书签

亭子四周挂着素色棉帘,檐角垂着的铜铃裹着雪,安静地悬着,亭内燃着暖炉,氤氲的热气透过帘缝散出来,隐约能看见太后的身影。

走近了才看清,太后正端坐在亭内正中的紫檀木凭几后,身下铺着厚厚的狐裘软垫,连膝头都盖着一块暗纹锦缎膝毯。

她身上那件暗紫色绣银狐毛的宫装,领口与袖口的狐毛蓬松柔软,垂落在软垫上,衬得她腰背挺直,面色愈发沉静。

凭几上摆着一盏尚冒着热气的青瓷茶盏,旁边还放着一柄雕花木梳,显然是方才赏雪时常用的物件,虽为跪坐之姿,却依旧透着久居上位的端庄与威严,不见半分局促。

只见她指尖捏着半块暖手的玉如意,目光落在亭外的红梅上,神色淡淡的,既无先前对麑儿的厉色,也没有见客的热络,只透着一股上位者的疏离与审视。

吴天翊不敢怠慢,刚踏入亭内便躬身行礼,声音恭敬:“臣吴天翊,见过太后,太后圣安!”

“起来吧,” 太后终于收回目光,落在他身上,语气骤然软了几分,甚至带上了一丝刻意的关切,仿佛方才斥责长公主的人并非她一般,“看你肩头还沾着雪,想来是刚从外面过来?燕地近来天寒,你在邵明城待了这些时日,打算何时启程回去?”

吴天翊起身,垂手立于一旁,姿态依旧恭谨,指尖轻轻拢在袖中,语气不急不慢:“谢太后关心!燕地虽寒,臣此次来邵明城的要紧事已然办妥,本也该早些返程。”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只是家嫂初来邵明城,想为燕地亲眷添置些京中物件,还需几日打理,臣便想着等她置办好,约莫七日之后,再带着家眷一同回燕地去。”

太后闻言,指尖在玉如意上轻轻摩挲着,眼神微闪,随即话锋一转,直截了当地问:“既如此,你今日特意求见,总不会是单单来跟哀家说归期的吧?有什么事,不妨直说。”

吴天翊早料到她会这般问,先是躬身行了一礼,语气带着几分客套:“臣感念太后平日对燕藩的照拂,此次来京,也听闻太后近来为朝堂琐事操劳,本想寻个机会向太后请安,略表臣的心意!”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抬眼看向太后,目光坦诚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继续道:“臣听闻太后为陛下操劳朝堂诸事,日夜不歇,身子难免受些损耗,心中一直记挂着。”

“臣的师傅为隐世高人精通调养之术,留有一副温补固本的药方,平日里用寻常食材配伍,既能安神助眠,又可调和气血,最适合劳心之人服用!”

说罢,他眼中的关切更甚,语气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期盼“臣想着这方子或许能为太后略尽微薄之力,便誊抄了一份带来,愿太后凤体康健,福寿绵长!”

说罢,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叠得整齐的素笺,双手捧着躬身递上。

太后听他说完,唇边缓缓绽开一抹浅淡的笑意,语气也柔和了几分:“翊哥儿有心了,还记挂着哀家的身子。”

随即抬眼示意身旁的太监,“把方子收起来吧,回头送到太医院,让他们瞧瞧!”

太监上前接过素笺,小心收好。太后又看向吴天翊,语气带着几分宽慰:“你在邵明城这些时日,也为朝堂分忧不少,如今既已办妥私事,便安心待家眷置办好物件,返程路上务必保重!”

“燕地虽远,往后若有需朝廷相助之处,也可遣人来报!”

说到这里,太后指尖在膝毯上轻轻一按,随手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送客的意味:“若无其他事,你便回去准备返程事宜吧!”

吴天翊闻言,非但没有转身告退,反而上前一步,腰弯得更低了些,语气愈发恭敬婉转,眼底却藏着一丝精准的试探:“太后体恤,臣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