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华夏文化的守护者(6 / 7)

加入书签

实有几分道理,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马钰也没有给他反驳的机会,继续说道:

    “当然,我并不是说普通读书人就没有忠义之心。”

    “而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读书人群体太庞大了。”

    “有文天祥这样的忠贞之士,也有秦桧这样的奸诈小人。”

    “有人宁死不为胡人效力,有人则为了权力认贼作父。”

    “元朝时期,很多汉人给自己取蒙古人的名字,就是为了讨好蒙古人获得出仕机会。”

    “也有很多读书人坚守华夏礼仪,但碍于实力很难掀起什么浪花。”

    “这里就不得不提第二个原因,能力。”

    “普通读书人就算当了大官,又能影响多少人?”

    “他们就算站起来反抗,也很难对异族政权造成太大的破坏。”

    “世家大族不一样,他们往往掌握着一郡乃至数郡之地,控制着数十万人口。”

    “轻易就能拉起一支几万人的队伍。”

    “再加上他们家族的名声,本身就是一块招牌,能吸引很多人投靠。”

    “百姓或许没有族群意识,但他们知道跟着谁走。”

    “世家拥有族群意识,又有能力将百姓拧成一股绳。”

    “间接的维护了华夏族群的统一性。”

    “简单说,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是普通读书人无法比拟的。”

    “所以他们往往会成为抵抗异族入侵的中流砥柱。”

    “东晋南北朝时期,这种表现尤为的明显。”

    “而这些是普通读书人所不具备的。”

    听到这里,朱标终于完全理解了马钰的想法,也认可了他的这个解释。

    普通人或许有心,但无能为力。

    在乱世只有掌握庞大财富和人口,拥有巨大声望的世家,才有能力组建势力对抗异族。

    世家大族在地方上等同于小朝廷,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极强的动员能力。

    在朝廷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接过权力棒,动员地方力量反抗入侵。

    唐朝末期世家彻底毁灭,地方失去了拥有这种能力的势力。

    在朝廷无能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