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仁厚的太子(2 / 7)
sp;“乱世的时候主要矛盾是生存,宗族的恶和大环境比起来就可以忍受了。”
“南方环境相对安定,生存压力没有那么大,宗族的行径就更加的恶劣。”
“尤其是一统之后天下太平,没有了生存的压力。”
“宗族之恶就凸显出来,从次要矛盾变成了主要矛盾。”
朱元璋也听过这套理论,当时理解还不深。
但此时有了鲜活的例子,他终于了解到了主次矛盾的真谛。
“还有个原因,乱世的时候宗族也怕族人造反,不敢做的太过分。”
“太平盛世到来,造反变得更加困难。”
“再加上宗族和官僚勾结,有朝廷帮忙镇压叛乱。”
“也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变本加厉的压榨百姓。”
然后他也不禁赞道:“马钰提出过很多理论,初听觉得很谁莫名其妙。”
“只有深入了解才知道,都是在针对天下各种症结所在。”
“这个主次矛盾变化就是如此。”
朱标趁机说道:“是啊,所以表弟才说,治国就是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
“矛盾在不停的变化,治国的方法就不能一成不变。”
“在特定的时期,就必须要采用相适应的治国之法。”
朱元璋却摇头道:“他说的太理想化了,变革就意味着风险,谁又能保证每次都能好准时代的脉搏呢。”
朱标反驳道:“可不变必然迎来死亡。”
“所以才需要普及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
“然后朝廷建立智库,由智库帮忙了解社会真实情况,给决策者提供咨询。”
朱元璋叹道:“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智库也是人组成的。”
“是人就有私心,谁又能保证他们说的就是真的。”
朱标说道:“这就看君主用人的能力了。”
“更何况,天下如此广阔,靠君主一个人根本就治理不过来。”
“最终还是要靠群臣协助治理。”
“如果前怕狼后怕虎,那还怎么治国。”
看着侃侃而谈的儿子,朱元璋哑然失笑:
“好,你有这个志气咱很高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