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万历首辅40(1 / 2)

加入书签

朝臣们听见严嵩这位皇帝宠臣都这么说,也只能心如死灰盘算自己的家中的财产和田地数量,随时准备断尾求生。

尚且年轻的张居正听着严嵩的话,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了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

这话说的,可真的是义正言辞啊,就好像他严阁老手中没有隐田一样!

只不过能够提前进行改革,张居正本人也是很高兴的,就是不知道,他们这次实行的一条鞭法,能不能比天幕上的更加彻底,清查出更多的田地!

也不知道这天幕上说的清查出了一部分隐田,到底是清查出了多少。

张居正在心中慢慢盘算着,眼睛在众位大臣的身上来回扫视,好像这样就能看出这些同僚手中隐藏起来的田地。

大臣们只觉得浑身一阵恶寒,转念一想,自己家的地都要被清查了,他们这难受心痛的,实在是在正常不过了。

【嘉靖九年,户部尚书梁材得到了一本奏疏,这是桂萼对于大明赋役的思考,一本关于“编审徭役”的奏折。】

【桂萼在这本奏折中提出了自己关于赋役的改革想法,大明的赋税不再是按照甲为单位收取,徭役也不是按照户籍来征调人手。】

【他提议,将所有州、县、府的赋税,全部都统计到一起,看看这些地方的田地到底应该缴纳多少赋税,然后将一省的赋税计算出来后,再将徭役分摊下去。】

【此时的徭役不再是想征调谁就征调谁,而是看哪个省的田地更多。】

【田地多的就多派一些徭役,田地少的就少派一些徭役。】

【这个办法上奏之后,受到了朝臣官员们的高度重视,毕竟大明的财政吃紧不是一天两天了,虽然造成这种后果有他们这些臣子的原因,但是若是能够在仅存的这些土地中再压榨出来一些赋税,臣子们也是很乐意的。】

【嘉靖十年,这项政策决定要进行试用,当时的于是傅汉臣给这个政策取名为一条编法。】

【没错,这项政策最开始的名字是取到了编订册籍的意思,后来才演变成了一条鞭法。】

【政策再好,在实行的时候出现问题那也是对大明的损害,所以这项政策,最开始是在赋役最为繁重的南直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江苏、安徽一带,以及浙江实施,其他的试点则是赋役也偏重,但是相比起南直隶要稍微轻松一些的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区。】

【看着还是挺多地方都在实施吧?但是实际上,这些地方也不过是挑了其中的几个府州实行罢了,并没有全境实施。】

【虽然桂萼提出的一条鞭法中,并没有涉及到清查土地,但是即便如此,那些由地主豪绅们占领,却还没来的及隐藏起来的田地,也是需要交税的。】

【因为是全省统一收赋税,这就是导致这些官绅地主们即便是想要找人通融不交赋税,不做徭役,那也是求助无门的。】

【这个时候的一条鞭法,就已经触及到了这些地主豪绅们的利益,让他们非常的不高兴。】

【虽然这项政策明显是对大明有好处的,但是对于这些士族豪绅来说,却是一项实打实的坏政策,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利益,这些人都在反对一条鞭法。】

【改革受到了阻碍,进展非常的缓慢。】

【这项从嘉靖十年就开始实施的试点政策,到嘉靖四十年至隆庆时期才算是比较稳定的能够逐渐推广。】

【只是这个时候,这项政策还是单纯的试点,并没有推广到全国。】

【张居正上位首辅之后,每天都在发愁该如何增加大明的税收,这项不温不火的推广着的政策映入了张居正的眼睛。】

【万历六年,张居正下令全国清查土地,同时查找历年以来的偷税漏税情况,势必要让这些国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