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暖燕衔泥(1 / 4)

加入书签

    收到靳仰弛第一封信的那个晚上,武汉破天荒的下了一场大雪。

    珞山附小放学很早,附小就在大学里面,位置靠近东湖,那个角落更像一个居民区。有着各类小食也有不少行人来来往往,离珞山附小一两百米就是幼儿园,杨桢十几年来生活和学习都囿于这一方小天地。

    杨桢五点半放学,放完学去居民楼温颂荷专门请的老师那里补习初中的内容。杨飞榕是反对的,作为大学教授,他的理念是拒绝一切揠苗助长的形式,要给孩子完整的愉快的童年。

    但是温颂荷并不这么认为,理由就是温从言在杨桢这个年纪已经将初中的内容学的七七八八,并且是自学。

    在温颂荷眼里,杨桢有些愚钝,为此她经常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当时的杨桢也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着父母争吵,眼睫轻扫,不置一词。她比哥哥愚钝,似乎是从出生开始就被认定的事实。

    哥哥敏捷聪颖,年少多智,自己则被认定木讷笨拙,杨桢从最开始的内心挣扎到后面的面无表情地听着这些判词。

    她心想,我笨拙不是你们所有人都希望的吗?

    那天的争吵以温颂荷的大捷告终,杨飞榕气了几个晚上,也妥协了。总之,杨桢就这样被剥夺了放学后的放松时间,杨桢觉得没所谓了,反正自己放学在家除了做作业也没有其他的玩伴。

    但现在不一样了。

    杨桢从老师家里出来的时候,斜对面的湘菜馆正在收拾,隔着一小扇玻璃门,老板娘和她养的灰毛狗影影绰绰。

    里面刚招的年轻的大学生正在做兼职,扫地、拖地,不用洗碗,这是杨桢上次路过湘菜馆的时候偷偷听到的内容。

    收回目光,杨桢打上伞。武汉这两天明明气温直逼30度,从昨天开始陡然降温,妖风阵阵,今天又下了一天的雨,杨桢的心情也就郁闷了好几天。

    不过今天不一样。

    杨桢拍了拍贴身放在口袋里的信,弯了弯眼睛。邮递员叔叔每天都会把信固定放在一个地方,只要每天顺路过去找一找就行。

    杨桢开学之后经常趁着放学后补课前这一段时间,过去看一看,就当是散步了,没想到今天真的收到了。

    她每天都在等靳仰弛写信,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小心思。因为她自己始终踏不出那一步,好在靳仰弛是灼热的,就是信上面的字体歪歪扭扭,实在难看,但是杨桢很高兴。

    回家的一路上都踢踢踏踏,眼睛亮晶晶的,浑身都有着说不出的高兴。上坡的时候路过梅园,大道旁边的梅花全部开了,香气并不浓郁,散在风中,很淡很淡。

    偶尔还会遇见几只被喂得胖乎乎的猫咪,慵懒地躲在房檐下,团成一个球,眯着眼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